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1 20:04
【摘要】: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在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同时,原先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也暴露无疑。对原有的金融监管模式、方法和工具造成了巨大挑战。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是对原来的金融监管理念和规则的重大革新。美国、英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改革方案,影响着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新建立,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一致通过,也标志着未来全球银行业的新监管标准逐渐浮出水面,这将对世界金融行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监管标准对单个银行的资本质量、资本数量和资本监管方式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监管标准的强化将大幅提高复杂业务的成本,稳健性的监管趋势将激励商业银行转变复杂的经营模式,进而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以及全球银行业的业务模式产生影响。在更严格的监管环境的压力下,银行业必须开发合理的资本补充机制,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并维持持续经营。 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了WTO,随之而来的是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金融市场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逐步落实推广。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也迫在眉睫。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80年开始,1996年我国央行取消银行间贷款利率上限,《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利率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程度不断深化,但离完全市场化还有相当差距,尤其是在贷款利率市场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巴塞尔Ⅲ1的出台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施,实际上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稳步推进巴塞尔Ⅲ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资本监管有效性,中国银监会颁布了银监发[2010]44号:《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于2011年3月表示:“十二五”期间银行业要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第二版和第三版同步实施,引导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使中国银行业在“十二五”末更加安全稳健,更加富有竞争力。根据银监发[2012]3号《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遵守信贷管理各项规定和业务流程,按照国家利率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贷款定价。贷款定价应该充分反映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笼统将贷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额。同时,贷款定价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影响因素众多。因此,能否建立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贷款定价模型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充分领会巴塞尔Ⅲ的核心精神,科学地借鉴协议中先进的风险管理内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评级体系和贷款定价机制,从而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就巴塞尔Ⅲ的实施对商业贷款定价的影响及它是如何体现和运用在具体的贷款定价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适应的贷款定价模型—RAROC定价模型,同时也提出了些许意见。 首先,介绍选题背景以及意义,综述巴塞尔Ⅲ、贷款定价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在巴塞尔协议框架下贷款定价研究的进展,并说明本文主要的研究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巴塞尔Ⅲ作为全球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标杆性文件,对它的框架和内容充分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第二章将介绍巴塞尔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比较分析了巴塞尔Ⅲ与巴塞尔Ⅱ的部分不同之处,简略地分析了巴塞尔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建议,进而研究巴塞尔Ⅲ对商业贷款定价的影响。巴塞尔Ⅲ加强对资本金的要求,重新定义各类资本金的种类,更加细化资本金的范围,大幅度地提高对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因此,在巴塞尔Ⅲ下,银行需要从资本金分配和其对应的风险回报率来考虑资本金的配置问题,对需要承担较高风险的贷款比承担较低风险的贷款,要求的回报就应更高。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巴塞尔Ⅲ的框架下,贷款定价模型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债项的违约风险概率,对贷款中含有风险的信用进行量化计算,以实现差别化定价的目的。 然后,第三章会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些许问题,提出在巴塞尔Ⅲ框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贷款定价思路—RAROC定价模型,并将其与国内外的贷款定价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了RAROC定价模型在我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随后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先对RAROC定价理论和模型进行量化的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资本占用成本、客户综合贡献度和风险补偿因子,从三方面对RORAC定价模型进行修正。随后,结合举例的方法,给出了修正后的RAROC定价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在第五章中提出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结合巴塞尔Ⅲ和我国现实国情,提出适合我国的RAROC定价模型修正想法;第二、将资本占用成本、客户综合贡献度和风险补偿因子,同时加入到RAROC定价模型中,对RAROC贷款定价的模型进行修正;第三、将修正后的RAROC模型分别运用到单笔贷款定价的实践中,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泽友,黎丽,张维梁,刘代光;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人民币贷款定价的探讨[J];金融论坛;2002年11期

2 毕明强;基于贡献度分析和客户关系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金融论坛;2004年07期

3 曹清山,邹玉霞,王劲松;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J];金融论坛;2005年02期

4 庄新田,黄小原;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J];系统工程;2002年03期

5 赵跃琼;严广乐;;KMV模型在银行贷款定价中的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马煜婷;;巴塞尔协议Ⅲ:跨入“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新时代?[J];经济;2010年11期

7 牛锡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贷款定价之研究[J];金融研究;1997年10期

8 王俊寿;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9 盛军;科学的贷款定价方法——RAROC定价法[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10 石蓉,耿香娥;VAR方法在银行贷款定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东明;基于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坷薇;基于信用等级评价的银行贷款动态定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翁熙;我国商业银行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刘新军;基于RAROC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张国兴;信息不对称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474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74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