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20:19
【摘要】:2007年年底爆发的美国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各国经济都为之侧目,担心发生又一次的全球大萧条。中央投资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给可能快速下滑的国内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面临着中央提出的投资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项目的规划,全国各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建设的信心饱满,为配套中央投资资金,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进行融资,以获取充足的项目建设资金。由此,地方政府融资活动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决定以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为参照,以建立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和均等化为目标,确定了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研究框架和步骤。通过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发展过程后,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人或企业、银行等融资主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融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反复进行。我们发现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发展过程缺乏整体性的理论指导,造成地方政府融资“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怪圈。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融资的职能划分、决策机制、融资模式、监督体系、环境建设部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梳理清楚历史和现状之后,提炼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困境与问题,,为改进地方政府融资提供经验和教训。 本文通过成本收益方法对LGFC债务融资的分析得出,在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收益远远高于其融资成本,本文同样认为适度规范债务融资成本与收益,可以使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运作良好的机制下保持合理的债务规模。本文运用博弈论知识分别对企业、银行、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为提供公共物品而融资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期为合理调整各利益主体行为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本文认为以建立良好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为宗旨,职责明确、决策科学、模式灵活、监管有效、环境适宜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是未来地方政府融资活动的合理归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4
本文编号:2524150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立峰;许生;王元京;罗松山;林勇明;钟国强;娄振华;张同功;;地方政府融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2 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2009年09期
3 梁燕;樊明方;李军;;地方政府机会主义的博弈分析——以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7年02期
4 刘煜辉;;高度关注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宏观风险”[J];中国金融;2010年05期
5 贾康;;地方融资与政策性融资中的风险共担和风险规避机制[J];中国金融;2010年07期
6 魏加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何在[J];中国金融;2010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克冰;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4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2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