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集聚空间分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06:17
  为分析区域内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受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7年各省市以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杜宾模型理论探索区域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联系。分析结果表明,建立金融集聚度高的金融中心能够带动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加大区域教育投资也可以发挥金融集聚的知识溢出,进一步增强金融产业的辐射作用;另外,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性是由金融集聚程度高低引起的。 

【文章来源】:区域金融研究. 2019年11期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金融集聚空间分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金融集聚指数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Moran’s I指数分布

区域图,指数,总值,区域


本文基于省级区域的历史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每个经济区域的地理位置、社会产业结构以及社会背景特点都不尽相同,将全国经济增长按整体情况分为高-高集聚以及低-低集聚型两种区域,并且两极化趋势明显,典型区域Moran’s I指数如图2所示,全国各经济区域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这与现有的地区差距结构的分解结论一致,说明经济区域差距主要表现为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的产业集聚的差距。具体总结如下:(1)高-高集聚型区域。上海、江苏、浙江3个省市一直属于高-高集聚型,位于该区域的省市不仅具有较高的科技优势和人力资源,周围的省份也随之发达,高-高集聚可产生周边扩散的效应。(2)低-低集聚型区域中除了江西以及安徽两省外,其余省区市一直处在低-低集聚区,中西部弱-弱金融集聚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的潜在增长区。(二)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估计结果


本文编号:2914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14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