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新型货币政策对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纾困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13:33
  中国经济发展步伐迈入“新常态”以来,结构化趋势明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融资困难成为突出问题。传统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为促使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2013年以后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应运而生,补充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对经济结构产生定向作用,研究我国新型货币政策对疏通传导机制及实体经济融资纾困的影响效应,将对未来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更有利于货币政策工具箱的更新与实体经济融资困境的解决。本文首先对我国当下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基于货币与信贷传导渠道梳理了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具体机制的理论基础,并微观上深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阻滞,最后对我国各类型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及其近年来的操作使用情况进行概述,并深入探究了新型货币政策的使用在解决机制传导不畅方面所起到的重要补充作用。在实证分析部分,利用数据采用自向量回归模型(VAR)探究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的调控特点及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效应,并基于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重点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对实体经济薄弱领...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型货币政策对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纾困的有效性研究


图3-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实体经济融资困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制约经济向前推进,小微企??“”

数据来源,利率,基础利率


i?r-H?i?t—i?t—I?^ ̄I?r—i?r—I?\ ̄i?t ̄i?^ ̄I?rH?r—I??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CNJC\lCNJ〇vJCNJC\JCNJCvJC\JC\JCsJCNJCvJOJOviCNJCNICNjrslC\JCsJC\lCsJCNJC\JCsJC\jr\IC\JCNjCvlCvJOJO?JC\JCvJC\J(NJCNjCvJ<NJrvJ???1年期Shibor?—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图3-2丨年期Shibor与1年期LPR对比??数据来源:Shibor利率官网??17??

表外融资,直接融资,数据资料,数据来源


0.00%??80.00%??60.00%??40.00%??〇.〇〇%?\??CslCO?寸?LncOf'-COCDOrHCNJCO?寸?LDCO?卜?\〇0??〇?O?O?O?O?〇?〇?O?\ ̄I?tH?rH?^—1?r—i?\ ̄I?t—I?rH??0八w.?〇〇〇〇〇〇〇?o〇〇〇o〇o〇〇fe??-20.00%?CMCNJC\1CNJCNJOJ(X1C\JC\JC\JC\JC\JCvJOsJCNC\JCN??-40.00%??■■表内融资?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图3-3表内融资、表外融资与直接融资占比??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资料整理得??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问题显著??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调整银行业务模式与定价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投放贷款的体制,是疏通信贷传导渠道,促使货币政策调控充分有效的迫切??需求。长久以来,存贷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获取盈利来源的主要方式,基准利率??的大幅调整将直接影响存贷资金利差,引起银行盈利空间的根本性变动。存贷利??差一般远远高于其他同类银行业务的平均收益率,较高的存贷利差虽然会使得银??行扩张信贷规模的意愿增加,但是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作为资金提供者,在进行定??价时除了要考虑资金成本与盈利区间,还要考虑风险溢价,其趋利性与避险性使??其在选择放贷对象时倾向严重,主要选择大型国有企业作为优质客户,其抵押品??优质、风险定价可估、担保体系完整等使得商业银行更愿意对其提供贷款,获得??稳定的高利差收入。但大型企业较强的议价能力及商业银行依赖存贷利差获取盈??利的模式,使得商业银行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能力降低,大型企业挤压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商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传导效应——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结构视角[J]. 孙巍,张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社会融资规模是一种有效的货币指标吗?——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刘金全,郑荻,丁娅楠.  改革. 2019(08)
[3]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与调控效应[J]. 李成,李一帆,刘子扣,韩笑.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03)
[4]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疏通路径[J]. 恒大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金融. 2019(10)
[5]银行同业业务与实体经济融资——基于货币供给创造的视角[J]. 吴晗,张克菲.  金融论坛. 2019(05)
[6]关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J]. 姜月娇,王博.  北方金融. 2019(04)
[7]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两轨并一轨”[J]. 王一峰.  金融博览. 2019(04)
[8]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走廊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 于金泽,邢怀振.  浙江金融. 2019(03)
[9]央行“三角形支撑框架”分析[J]. 李琪,黄亦炫,尹秋舒.  新金融. 2019(02)
[10]我国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利率调控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张田.  海南金融. 2019(01)

硕士论文
[1]新常态下我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发行的影响[D]. 徐锐.华东交通大学 2018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 路遥.广东财经大学 2018
[3]我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其效果研究[D]. 刘培根.安徽财经大学 2016
[4]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杨亚伟.北京交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95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95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