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防范化解网络借贷金融风险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25 17:51
  由于网络借贷嵌入了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要素,网络借贷领域的金融风险也表现出了与传统金融风险不同的特点,网络借贷平台已经或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技术操作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为了防范上述网络借贷金融风险,应当加强网络法规建设,细化网络借贷监管规则;开发网络借贷统计监测平台,完善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手段;建立监管预警机制,提前防范网络借贷金融风险;构建协同监管机制,提高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水平;建立有效负面清单,规范网络借贷业务发展;打击非法集资等犯罪,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倡导行业社会责任,加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强化对网络借贷平台信息安全的监管,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完善投资者监督举报机制,积极维护投资者权益;加强投资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谨慎投资。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防范化解网络借贷金融风险的研究背景
二、苏州互联网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总体情况
三、网络借贷(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
    (一)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
    (二)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
    (三)网络借贷的道德风险
    (四)网络借贷的技术操作风险
    (五)网络借贷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四、防范化解网络借贷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法规建设,细化网络借贷监管法规
    (二)开发网络借贷统计监测平台,完善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手段
    (三)建立监管预警机制,提前防范网络借贷金融风险
    (四)构建协同监管机制,提高网络借贷监管行业水平
    (五)建立有效负面清单,规范网络借贷业务发展
    (六)打击非法集资等犯罪,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七)倡导行业社会责任,加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
    (八)强化对网络借贷平台信息安全的监管,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九)完善投资者监督举报机制,积极维护投资者权益
    (十)加强投资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谨慎投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消协:八成多受访者遭APP个人信息泄露[J].   企业研究. 2018(10)
[2]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特性与监管创新[J]. 许多奇.  法学研究. 2018(05)
[3]互联网金融整治背景下的立法思考[J]. 刘志云.  企业经济. 2018(07)
[4]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监管的相关思考[J]. 孙莉,张思思,王兆阳.  新金融. 2018(07)
[5]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涉罪分析与刑法规制[J]. 崔仕绣.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6]普惠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之法律进路[J]. 彭晓娟.  法学论坛. 2018(03)
[7]互联网金融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其治理[J]. 曾德昊,刘泽一.  上海金融. 2018(01)
[8]论互联网背景下金融风险的衍变、特征与金融危机[J]. 武长海.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9]江苏:苏州搭建防控非法集资信息平台[J].   中国防伪报道. 2017(05)
[10]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其风险类型[J]. 付淑换.  金融教育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72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72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