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双重机制分析——来自中国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9-01 19:08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双重机制分析——来自中国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间接机制 直接机制


【摘要】:学术界普遍认为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不平等却存在分歧。本文使用197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模型系统GMM分析方法发现:金融发展减少收入不平等最大的作用来自间接机制,即通过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和工资;金融发展的直接机制主要体现在深化效应上,金融服务的质量和范围的提升主要有利于富人;间接机制减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大于直接机制扩大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间接机制 直接机制
【分类号】:F224;F832;F124.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从2003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0.47到0.49之间,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处于高位水平。学术界普遍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不平等却存在分歧。因此,深入研究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玲铮;魏下海;;金融发展加剧了中国收入不平等吗?——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2 蔡f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3 张芳;李龙;;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衡量指标及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河南省县域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蔡f ;;Small Enterprises Vital for Growth and Employment[J];China Economist;2008年05期

3 高铁梅;范晓非;;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与供求拐点[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杨瑞龙;毛振华;朱科敏;杨继东;;试论低端劳动力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及其经济效应[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5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刘玉萍;郭郡郡;李馨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兼论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7 张永丽;王宝文;;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J];调研世界;2012年03期

8 王宝文;;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J];广东经济;2012年05期

9 蔡f ;;中国抑制通胀:“有保有压”[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5期

10 方红生;张军;;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稳定效应:理论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学华;;新生代农民工与新兴城市的和谐发展——来自长三角的一个调查与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刘乃全;刘学华;;劳动力流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安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李飞跃;;经济结构转变与工资差距[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0期)[C];2009年

7 钟笑寒;;城乡移民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基尼系数的理论分析[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8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顺;公民权利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民生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彭竞;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及原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颜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D];云南大学;2012年

9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艳;中国转型期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万一;人力资本结构作用和政府教育投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冯铸;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段海红;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下的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杨小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扭曲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关硕;城市贫困人口代际流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春燕;“民工荒”现象的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成凯;生产性公共支出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10 韦芳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克中;冯俊诚;;通货膨胀、不平等与亲贫式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2 杨俊;李晓羽;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3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4 蔡f ,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6 殷剑峰;;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评论;2011年01期

7 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8 蔡f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3期

9 蔡f ,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晓峰;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秋硕;;我国收入不平等、金融发展和消费需求波动的实证研究:1978~2001[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2 林志伟;;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师文明;余晓辉;;金融效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解释[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胡宗义;刘亦文;;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0年05期

5 孔晗;陈志刚;;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湖北省1978-2007年数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6 师文明;余晓辉;;金融效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解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少瑾;;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8 张文;许林;骆振心;;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回到G-Z假说[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9 刘杨;;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基于Forbes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丛;2009年07期

10 谢勇;;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代际间传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亮;黄国良;;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阚景阳;;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刘洁;;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7 米传民;刘思峰;党耀国;;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邓德胜;;中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德春;张长征;华坚;;金融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力 牛蕴 通讯员 叶松 郭永强;以金融发展推动中原崛起[N];金融时报;2009年

2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院(上海)高级经济师 邵伟;银行业面临碳金融发展挑战[N];上海金融报;2011年

3 刘明中;“钱袋子”收紧是关键[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旺财;中国地产:从“开发”走向“运营”[N];证券日报;2004年

5 通讯员 袁芳邋记者 赵凤华;蒙代尔教授北京交大畅谈中国交通与金融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6 贺浪莎;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11年

7 李一戈;住房事关国家经济安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着力探求公平发展的大国经济模式[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赖大臣 金冰;地产“名嘴”易宪容引咎辞职[N];北京商报;2007年

10 张伟;金融“隧道效应”挤压房地产企业[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余利丰;金融发展与中国的TFP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4 吴玮丽;中东欧国家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陶珍生;我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陶珍生;我国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苏基溶;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王原声;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钟晶晶;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蔡伟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对FDI引进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莉娟;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来自中国1978-2004年的证据[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贾晓燕;陕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刘雨;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娟;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乔家立;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康一琼;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博;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0年

9 魏瑶;广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侯霞;浙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3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73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