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受限。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12月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降低了社会各类资本(包括外商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资本积极地投入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当中去,通过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来更好的为三农的发展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对于我国各大商业性的银行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肯定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现如今,国有商业银行如何依托自身的优势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村镇银行由于规模小、吸储困难、竞争对手多且强等固有问题,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要承受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此外,村镇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少、存款的稳定性差、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风险管控能力较弱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角度着眼,基于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现状,紧贴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方向,充分运用山东省辖内村镇银行一段时期以来的业务经营数据和相应的调查资料,总结分析山东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和经营评价情况,探讨了山东省村镇银行当前存在的影响发展的各类问题,在借鉴参考格莱珉银行和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最后总结提出了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相应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市场定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6-17
- 1.3.1 研究目标16
- 1.3.2 研究内容16-17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技术路线17-18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8-19
- 1.5.1 创新点18
- 1.5.2 不足之处18-19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19-26
- 2.1 村镇银行的界定19
- 2.2 村镇银行的特点19-20
- 2.3 村镇银行与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别20-23
- 2.4 相关理论23-26
- 2.4.1 农业信贷补贴论23
- 2.4.2 农村金融市场论23-24
- 2.4.3 不完全竞争理论24-26
- 3 我国村镇银行产生和发展状况26-38
- 3.1 我国村镇银行产生的原因26-28
- 3.1.1 农村现有金融体系不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的需要26
- 3.1.2 民间资本寻求正规化发展26-27
- 3.1.3 新农村建设要求日趋多样化的金融需求27-28
- 3.2 山东省村镇银行分布状况28-31
- 3.3 山东省村镇银行经营情况31-34
- 3.3.1 山东省寿光市村镇银行经营模式32-33
- 3.3.2 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经营模式33-34
- 3.4 案例分析——山东省莒县金谷村镇银行34-38
- 3.4.1 股权结构状况34
- 3.4.2 市场竞争状况34
- 3.4.3 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34
- 3.4.4 莒县金谷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34-38
- 4 山东省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8-46
- 4.1 山东省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机遇38-42
- 4.1.1 农村经济发展需求38-39
- 4.1.2 农村金融市场需求39-41
- 4.1.3 政策支持41-42
- 4.2 山东省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42-46
- 4.2.1 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42-45
- 4.2.2 村镇银行的市场竞争45-46
- 5 国外村镇银行经验借鉴46-55
- 5.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46-50
- 5.1.1 格莱珉银行的经营理念46-47
- 5.1.2 格莱珉银行的特征47-48
- 5.1.3 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48-49
- 5.1.4 格莱珉银行对我国的启示49-50
- 5.2 美国社区银行50-55
- 5.2.1 社区银行50
- 5.2.2 美国社区银行的特点50-52
- 5.2.3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启示52-55
- 6 发展村镇银行的政策性对策建议55-62
- 6.1 宏观政策建议55-59
- 6.1.1 政府采取政策上的扶持55
- 6.1.2 建立严密的风险防控机制55-57
- 6.1.3 全面放开利率,,实现利率的市场化57-58
- 6.1.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方式转变58-59
- 6.2 微观方面措施59-62
- 6.2.1 服务理念的创新59
- 6.2.2 以服务创新为先导树立自己的信用品牌59-60
- 6.2.3 扎根农村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工作方式60
- 6.2.4 要用战略性的眼光培育和开发农村市场60-61
- 6.2.5 吸收和培育乡土人才,形成优秀的经营团队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农村金融离不开你[J];中国监察;2003年17期
2 冯;系统推进农村金融改革[J];南方农村;2003年05期
3 李伟;统筹考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领导之友;2004年01期
4 焦瑾璞,周诚君;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升高;当前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南方金融;2004年08期
6 王清生,张国良;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04年08期
7 谢平;农村金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11期
8 池小萍;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9 李琼;美、印多元农村金融制度及其启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胡滨;;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安;赵涟泓;;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4 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长云;政府支持农村金融 由机构优先向功能优先过渡[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主持人 邹民生 乐嘉春;新农村建设需要怎样的农村金融[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 博士 张亚平;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还远未开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4 谷秀军;农村金融服务前景可期[N];金融时报;2008年
5 记者 杜斌 李庶民;天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N];金融时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巷扉;农村金融改革看丽水[N];丽水日报;2012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钟钰;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启示[N];农民日报;2013年
8 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余干县支行 周锋荣;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联络员模式[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田洋;调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N];贵州日报;2013年
10 平书;调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N];黄山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紫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及财政支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吴蕴韬;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李U
本文编号:945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4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