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入、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30 04:02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入、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市场进入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日益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入、脆弱性及其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同类型机构制度优劣势、市场进入壁垒与进入模式、银行体系脆弱性产生的根源及其测度、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与衡量评估以及如何提高其可持续性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析,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方向。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市场进入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2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630254)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0162120045)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B334) 湖南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10ZK313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1011321B)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721500033)
【分类号】:F832.35
【正文快照】: 我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正规金融机构未能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等问题,银监会于2006年12月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2 张荔;论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助推作用[J];经济评论;2001年01期

3 郑冉冉;张孝岩;;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1期

4 彭建刚,王修华;信息不对称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关联性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11期

5 褚保金;张兰;王娟;;中国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01期

6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7年08期

7 陈华,伍志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林;我国金融自由化取向和着力点:基于市场化初期的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10期

2 王廷科,冯嗣全;金融发展、金融脆弱与银行国际化[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3 王修华;彭建刚;;社区银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与路径选择[J];金融论坛;2007年03期

4 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5 杨晓丽;金融脆弱性研究及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生成原因[J];海南金融;2005年07期

6 李天德,刘爱民;制度变化的双效应与中国金融改革的反思[J];经济学家;2004年02期

7 王开国;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的开放与金融危机——兼议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8 罗党论;唐清泉;;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与企业担保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9 宋建忠;韩英;齐永兴;;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金融脆弱性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6年05期

10 李明贤;;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负面效应及改革思路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熹;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卢文鹏;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担保与财政成本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曾诗鸿;金融脆弱性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廖国民;转型时期的中国软预算约束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付强;单个银行失败的预测与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运成;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与国有银行风险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陈海勇;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宋敏;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及其效率改进[D];河海大学;2006年

9 郭铭文;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袁建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巧萍;东亚五国金融深化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宋飞;基于新金融发展观的利率市场化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屈满学;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金剑峰;银行体系脆弱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徐慧娟;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吕朝阳;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曾瑞莲;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李海平;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9 张小凤;我国信贷市场脆弱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陈自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模式及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力群;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金融论坛;2001年05期

2 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3 张荔;论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助推作用[J];经济评论;2001年01期

4 帅勇;金融深化的第三条道路:金融约束[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5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6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凌亢,赵旭,张彦伟,吴九红;银行体系稳定性和效率关系的模型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12期

8 程恩江,褚保金,刘大耕;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以江苏为例[J];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9 郭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决定因素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10 杨子强;股东选择与权利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性问题[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昌红艳;我国市场进入壁垒及其对MNC在华投资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7期

2 陈颖;;对银行业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与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李应军;周鸿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河北金融;2009年09期

4 于菊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村;2009年06期

5 程玉英;任爱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1期

6 廖丹;;浅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J];中国市场;2011年27期

7 陶月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09期

8 方建武;刘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9 夏e,

本文编号:94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4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