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人员角色转变
本文关键词:高校科研人员角色转变 出处:《中国高校科技》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科研人员面临着实验室工作任务保守单一、科技成果应用较少、技术成熟度低、绩效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将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思想运用于高校科研人员角色转变中,可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工程化应用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此,高校科研人员角色定位应实现"三个转变",即:"工作者"向"设计师"转变;以"实验室为主"向"校企联合研发"转变;以"结果评价"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
[Abstract]:University researchers face laboratory tasks conservative single, less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echnology maturity is low,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sul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oblems of human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ory to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ole change,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basic ro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taff of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is,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ers should achieve "three transformations",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worker" to "designe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oriented" to "school enterprise joi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sult evaluation" to "combination of result and process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1 引言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核心使命和责任就是建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学研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创新型科研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创造型人才,创造创新意识、工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毅;试论高校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冯殿芬,刘方华,陈宪锐,王洪俊;知识经济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新要求[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年03期
3 闻曙明;施琴芬;;高校科研人员隐性知识的识别与管理评判标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4期
4 胡昌平;贺娜;张俊娜;;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5 程卿;么雪竹;;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科研人员管理与激励[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怀;邵慰;;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的层级理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7期
7 黄春华;;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周红香;;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冲;姜志坚;李久军;卢德生;;高校科研人员项目申报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Z1期
10 颜佳;;浅谈“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人员管理[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延利;王玲玲;刘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契约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伟;高校科研人员可技术入股企业[N];河北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军 韩义雷;“拿沉睡的论文到美国赚钱”[N];科技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红;用改革“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N];河南日报;2014年
4 临风;没有规矩 何以科研[N];科技日报;2014年
5 复旦大学校董 屠海鸣;防范学术造假 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体系需改进[N];上海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肖持纲 通讯员 陈新建 李雅楠;转型发展的重大突破性抉择[N];西安日报;2014年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刘晓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之油”[N];中国贸易报;2014年
8 俞陶然;“创新接力赛”也需要价值观驱动[N];解放日报;2014年
9 袁婧 本报记者 安微;既需资金支持,,又盼渠道畅通[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王康;“京校十条”:能否唤醒沉睡的专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佳;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黎明;知识经济视野下高校科研人员义利协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张菲菲;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体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臧永;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吴利平;高校科研管理激励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梁海灿;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校科研人员绩效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马丹丹;高校科研人员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幸福感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杨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45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34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