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于KPI的T供电公司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8:19
  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竞争者壁垒,且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然而通过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逐步开放,现有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也将随之瓦解。T供电公司供电所近年来依据国家电网的电力基础设施,为农网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供电服务。随着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农电体制改革、办公环境升级,T供电公司根据国家电网的要求提出了建设星级供电所的目标,在绩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供电所竞争力、供电服务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以T供电公司供电所员工为研究对象,将视线聚焦在供电所这一综合业务主体,供电所员工绩效直接反映了农网供电服务质量。供电所参考本公司绩效考核方案,细化业绩指标及工作任务,出台了更有可行性的绩效考核方案。就目前实施效果来看,该方案量化考核,分项打分,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公平,有一定激励作用。通过对现有绩效考核方案逐条分析、查看供电所月度考核表,以及对员工进行访谈及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发现T供电公司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二是考核缺乏公平性;三是考核结果及处理应用不适当。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考核指标优化方面强调指标的选取和考核分值设置;责任落实优化方...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KPI的T供电公司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


T供电公司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研究技术路线图

过程图,目标管理,过程图,目标


目标管理最主要的就是每个阶层的自我控制环节,通过目标量化将目标转化成KPI进行管理,即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可操作性转化,最终上下级共同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2.2.3 SMART原则

组织机构,公司,电管站,电网


T供电公司目前在职173人,设置经理1人,公司本部入驻国家电网办公室5人,综合部20人,下属5个供电所,共计148人。平均年龄48岁,20-30岁7人,30-40岁26人,40-50岁55人,50-55岁20人,56-60岁65人,人员年龄层次偏大。因国家电网体制改革,T供电公司吸收了乡镇电管站、水电站员工及村电工,导致该公司人员整体学历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3.1.2 供电所岗位设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国企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石震梅.  全国流通经济. 2018(29)
[2]太仓:构建精准的农电绩效考核体系[J]. 骆佳樑,杜培.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8(29)
[3]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研究[J]. 张立群.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09)
[4]电力企业工资分配的绩效考核研究[J]. 吴懿.  现代国企研究. 2018(16)
[5]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周煜秀.  经贸实践. 2018(15)
[6]中小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J]. 王金鑫,王禹,刘佳伟.  西部皮革. 2018(11)
[7]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方法应用[J]. 于国芳,于坤,张惠滨.  智库时代. 2017(16)
[8]采用积分量化解决绩效考核不易于操作的探索[J]. 田丰.  人力资源管理. 2017(10)
[9]基于卓越绩效管理下的电力公司财务战略分析——以X电力公司为例[J]. 黄宇航,李长楚.  商业会计. 2017(11)
[10]构建管理人员“一二三四”绩效考核机制[J]. 王丽峰,顾舒.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09)

硕士论文
[1]中行LY分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郑滢滢.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文穗杰.湖北工业大学 2018
[3]XA电力公司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 贺紫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4]XX电力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D]. 周天顺.西安理工大学 2017
[5]永丰供电公司变电运检班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 李鹏.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6]基于KPI的W电力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 张译心.贵州大学 2017
[7]榆树供电公司绩效管理改进研究[D]. 李想.吉林大学 2017
[8]浙婺供电公司一线生产班组绩效管理研究[D]. 胡卫军.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9]国网东阿供电公司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研究[D]. 秦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10]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 岳聪.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24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524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