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请者“头衔”更有利于科研绩效提升吗——一个面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产出的倒序评估
发布时间:2021-12-31 21:15
如何预判项目申请者的科研绩效是科研资助中的焦点问题。不同于传统做法,以已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产出为既定绩效,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倒序评估项目申请者既有"头衔"对产出绩效的因果效应,结果发现:项目申请者"头衔"显著提升了科研绩效,较行政职务头衔,学术荣誉头衔带来的科研绩效提升更显著。但并非所有类型头衔都显著作用于科研绩效,确切地讲,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校长、院长、研究所所长及副所长等头衔更有利于科研绩效提升。对此,基金主管部门可通过适当增加对有"头衔"者的资助,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资助方式,倡导以结项为依据的评价体系,开放以质量为核心的结题通道等途径改善科研项目绩效。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2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在估计处理效应之前,需检验PSM匹配效果,包括共同支撑检验和条件独立假设检验。共同支撑假设要求具有可观测协变量特征的样本同时有成为“有头衔”者和“无头衔”者的正向概率,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的倾向得分要有重叠部分。由图2可知,未匹配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倾向得分区间为[0.015,0.996],匹配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倾向得分区间为[0.063,0.967],表明两组样本共同取值域有较大的重叠范围[0.063—0.967],能够满足共同支撑假设。条件独立假设限定的是倾向得分匹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在可观测协变量特征上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图2显示,与倾向值匹配前相比,匹配后的两组样本在协变量倾向值分布形态、拟合线趋势、峰度、偏度方面基本相同,说明匹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在可观测协变量特征值分布上无显著差异。而且软件后台记录数据显示,较匹配之前,匹配后协变量倾向值的标准化差异聚集于0附近且未超出1个标准差,说明匹配结果满足条件独立假设。3 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才头衔能否提升科技人才职业成就动机——来自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证据[J]. 王立剑,代秀亮,金蕾,刘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4)
[2]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科研绩效研究——基于近十年“国家重点”和“国家一般”项目的比较分析[J]. 李硕豪,耿乐乐.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8)
[3]基于科研论文发表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正教授的类型及特征[J]. 沈红,张和平. 复旦教育论坛. 2015(06)
[4]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公共财政效率:低效与浪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的证据[J]. 尚虎平,叶杰,赵盼盼. 科学学研究. 2012(10)
[5]绩效导向的科研项目资助:按成果而不是按“自我标榜”拨款——基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数据的探索[J]. 尚虎平,叶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11)
[6]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机制研究[J]. 邓国华,郭杰,张晓奇. 科研管理. 2009(S1)
[7]夕阳无限好——从美国大学教授发表期刊文章看年龄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J]. 林曾.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1)
[8]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后评估的研究[J]. 周寄中,杨列勋,许治. 管理评论. 2007(03)
[9]基于灰色理论的科研项目立项评审[J]. 周春喜.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04)
[10]浅谈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立项评议[J]. 刘作仪. 中国基础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3560990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2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在估计处理效应之前,需检验PSM匹配效果,包括共同支撑检验和条件独立假设检验。共同支撑假设要求具有可观测协变量特征的样本同时有成为“有头衔”者和“无头衔”者的正向概率,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的倾向得分要有重叠部分。由图2可知,未匹配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倾向得分区间为[0.015,0.996],匹配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倾向得分区间为[0.063,0.967],表明两组样本共同取值域有较大的重叠范围[0.063—0.967],能够满足共同支撑假设。条件独立假设限定的是倾向得分匹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在可观测协变量特征上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图2显示,与倾向值匹配前相比,匹配后的两组样本在协变量倾向值分布形态、拟合线趋势、峰度、偏度方面基本相同,说明匹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在可观测协变量特征值分布上无显著差异。而且软件后台记录数据显示,较匹配之前,匹配后协变量倾向值的标准化差异聚集于0附近且未超出1个标准差,说明匹配结果满足条件独立假设。3 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才头衔能否提升科技人才职业成就动机——来自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证据[J]. 王立剑,代秀亮,金蕾,刘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4)
[2]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科研绩效研究——基于近十年“国家重点”和“国家一般”项目的比较分析[J]. 李硕豪,耿乐乐.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8)
[3]基于科研论文发表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正教授的类型及特征[J]. 沈红,张和平. 复旦教育论坛. 2015(06)
[4]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公共财政效率:低效与浪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的证据[J]. 尚虎平,叶杰,赵盼盼. 科学学研究. 2012(10)
[5]绩效导向的科研项目资助:按成果而不是按“自我标榜”拨款——基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数据的探索[J]. 尚虎平,叶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11)
[6]科研项目立项评估机制研究[J]. 邓国华,郭杰,张晓奇. 科研管理. 2009(S1)
[7]夕阳无限好——从美国大学教授发表期刊文章看年龄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J]. 林曾.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1)
[8]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后评估的研究[J]. 周寄中,杨列勋,许治. 管理评论. 2007(03)
[9]基于灰色理论的科研项目立项评审[J]. 周春喜.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04)
[10]浅谈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立项评议[J]. 刘作仪. 中国基础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3560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56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