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29 22:18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日益突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相继取得多项突破。本文以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成果应用推广为研究对象,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分析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结合2014-2018年已开展的139个项目为研究内容,分析地质工作从几个方面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加强土地质量调查,服务特色农业促进转型升级;加强水文地质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服务乡村生态宜居;加强农村水资源综合调查,服务乡村人畜饮水与农业用水安全;加强清洁能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服务新型乡村建设;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支撑,服务城乡地质灾害防治;拓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范畴,服务乡村规划建设;系统开展农村地质科普工作,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民相关数据,了解实现乡村振兴的需求现状,通过地质工作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项目类型分布、区域特点、成果应用现状等内容,分析目前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政策服务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认识理念不先进,标准体系不健全,成果内容不丰富,成果资料不兼容,需求调研不充分,调查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分析...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概念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概念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公益性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理论
二、公益性地质成果服务运行理论
第三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现状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形势分析
一、全国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二、安徽省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第二节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概况
一、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基本情况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投入呈下降趋势
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情况
四、近几年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村基本情况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第四节 地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现状
一、地质成果服务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现状
二、地质成果服务农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现状
三、地质成果服务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一、安徽省庐江县矾山-泥河地区富硒土壤资源调查
二、皖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及产业区划
三、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第二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一、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二、安徽省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三、皖江经济带致灾特殊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与区划
第三节 助力脱贫攻坚,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一、安徽省太湖县重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二、砀山酥梨产地地质背景调查评价
三、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乡镇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
四、西藏山南地区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第五章 研究地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第一节 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省公益性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政策服务不到位,没有对接地方需求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跟进落实
三、认识理念不先进,造成项目布局不科学
四、工作程度不高,无法满足部门需求
五、成果资料不兼容,导致利用效率不高
六、需求调研不充分,成果利用针对性不强
第六章 加强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对策
第一节 完善制度体制建设
一、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二、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
三、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
四、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第二节 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一、成功案例经验启示
二、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第三节 构建地质成果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作用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将地勘会计制度下地质成果科目转入政府会计制度下库存物品科目核算的研究[J]. 冯宗文. 中国总会计师. 2018(11)
[2]地理工程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19)
[3]民生地质如何精准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杜少喜,钞中东,游军,杨克俭. 矿产勘查. 2018(09)
[4]国内近20年土地生态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Ucinet的知识图谱分析[J]. 谢贤鑫,陈美球,田云,王成量,袁东波,廖小斌,姚冬莲.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8)
[5]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利用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任务[J]. 冯广京.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6)
[6]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 陈元旭,姚舜禹,洪娟,王琦. 中国矿业. 2018(S1)
[7]国土资源管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黄德辉. 国土资源情报. 2018(05)
[8]2017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8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分报告[J]. 林坚,马俊青,张叶笑.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3)
[9]嘉兴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及成果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 韩向宇,康占军. 浙江国土资源. 2018(02)
[10]关于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推广应用的几点思考[J]. 郑金龙,杨勇,吴德宽,杨波涌.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S1)
博士论文
[1]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D]. 夏一维(HA NHAT DUY).东北大学 2016
[2]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D]. 王永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硕士论文
[1]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地质资料汇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白洪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成果应用绩效评价[D]. 刘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3]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显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4]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李青.内蒙古大学 2013
[5]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 陈磊.宁波大学 2013
[6]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运行机制研究[D]. 庞剑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7]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效果评价研究[D]. 田启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8]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曹克河.山东农业大学 2010
[9]云南“三江”矿产资源调查项目成果社会化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 许洪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本文编号:3667286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概念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概念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公益性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理论
二、公益性地质成果服务运行理论
第三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现状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形势分析
一、全国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二、安徽省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第二节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概况
一、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基本情况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投入呈下降趋势
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情况
四、近几年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村基本情况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第四节 地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现状
一、地质成果服务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现状
二、地质成果服务农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现状
三、地质成果服务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一、安徽省庐江县矾山-泥河地区富硒土壤资源调查
二、皖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及产业区划
三、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第二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一、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二、安徽省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三、皖江经济带致灾特殊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与区划
第三节 助力脱贫攻坚,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一、安徽省太湖县重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二、砀山酥梨产地地质背景调查评价
三、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乡镇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
四、西藏山南地区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第五章 研究地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第一节 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省公益性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政策服务不到位,没有对接地方需求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跟进落实
三、认识理念不先进,造成项目布局不科学
四、工作程度不高,无法满足部门需求
五、成果资料不兼容,导致利用效率不高
六、需求调研不充分,成果利用针对性不强
第六章 加强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对策
第一节 完善制度体制建设
一、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二、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
三、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
四、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第二节 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一、成功案例经验启示
二、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第三节 构建地质成果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作用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将地勘会计制度下地质成果科目转入政府会计制度下库存物品科目核算的研究[J]. 冯宗文. 中国总会计师. 2018(11)
[2]地理工程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19)
[3]民生地质如何精准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J]. 杜少喜,钞中东,游军,杨克俭. 矿产勘查. 2018(09)
[4]国内近20年土地生态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Ucinet的知识图谱分析[J]. 谢贤鑫,陈美球,田云,王成量,袁东波,廖小斌,姚冬莲.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8)
[5]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利用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任务[J]. 冯广京.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6)
[6]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 陈元旭,姚舜禹,洪娟,王琦. 中国矿业. 2018(S1)
[7]国土资源管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黄德辉. 国土资源情报. 2018(05)
[8]2017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8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分报告[J]. 林坚,马俊青,张叶笑.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3)
[9]嘉兴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及成果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 韩向宇,康占军. 浙江国土资源. 2018(02)
[10]关于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推广应用的几点思考[J]. 郑金龙,杨勇,吴德宽,杨波涌.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S1)
博士论文
[1]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D]. 夏一维(HA NHAT DUY).东北大学 2016
[2]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D]. 王永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硕士论文
[1]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地质资料汇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白洪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成果应用绩效评价[D]. 刘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3]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显钧.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4]地质调查项目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李青.内蒙古大学 2013
[5]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 陈磊.宁波大学 2013
[6]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运行机制研究[D]. 庞剑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7]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效果评价研究[D]. 田启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8]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曹克河.山东农业大学 2010
[9]云南“三江”矿产资源调查项目成果社会化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 许洪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本文编号:3667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66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