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包含两类公平偏好的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实验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7:08

  本文关键词:包含两类公平偏好的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实验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平偏好 激励契约 横向激励 纵向激励


【摘要】:本文梳理了基于互惠公平和不公平厌恶公平偏好在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契约方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互惠公平对多代理人激励实验和收入对比效应实验的激励不足问题,对管理会计控制机制和组织行为学团队激励公平感的相关实验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得出,在多代理人激励中存在纵向互惠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和横向不公平厌恶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可以建立一个包含薪酬划分、绩效分配、业绩评价自主裁量权的实验框架。三个实验代表三种不同的激励契约,为研究两种公平偏好激励的相互作用、激励效力的比较、最优激励契约提供了方向。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发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公平偏好 激励契约 横向激励 纵向激励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在做出制度安排时往往以纯理性和自利个体最大化个人效用为前提。相当数量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证明了对广泛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完备契约而言,社会规范(如合作、公平、信任)和社会偏好(如公平偏好、利他)是一种有效的保证契约执行力和促进契约效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波;曹军;高新梓;;全流通时代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2 徐宁;王帅;;股权激励契约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据[J];公司治理评论;2009年04期

3 冯立超;武志辉;郭小强;郑石秋;刘秋梅;;销售绩效的博弈分析与激励契约[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卢馨;龚启明;郑阳飞;;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陈宏伟;曾德荣;岳公正;;转型期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与激励契约[J];生产力研究;2007年04期

6 阮平南;李黎芬;;战略网络结点企业激励契约的设计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徐贤浩;原白云;;基于短生命周期产品的零售商努力程度影响需求条件下的销售量激励契约研究[J];预测;2008年06期

8 潘飞;石美娟;童卫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9 姚晓东;;股权激励契约研究[J];时代金融;2012年12期

10 陈银娥;激励契约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谷良;高晨;;预算激励契约的失灵与校正[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潘飞;童卫华;;我国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现状与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美瑞;公平偏好视角下行为激励契约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徐宁;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培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最优股权激励契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丽芬;代理人更迭下的激励契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刚;基于内部监督视角的股权激励契约约束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童珍;平衡计分卡下激励契约的最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李恩极;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经理人激励契约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结构及激励效果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芸;双重信息不对称下产学研合作激励契约与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3年

7 严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8 周堂;服务外包中多任务激励契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2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572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