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00:24

  本文关键词:行动者网络视角下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行动者网络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估法


【摘要】:随着当今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代表。如何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科学技术和科研专利的主要产出之一,肩负着为国家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的重任,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和监督国家重点实验室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定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和验收,在评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效产出。本文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和分析,尝试建立一套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实验室评估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有利于实验室更加有效率和优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研究,并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和原创性成果的质量。本研究通过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研究的对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与实验室评估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总结实验室评估研究缺乏的研究。理论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前国家实验室评估的相关理论,包括实验室评估的历史发展、评估功能等,以及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提出和核心要素介绍。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的结合构建评估的行动者网络,本研究的核心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在分析了实验室评估的评估方法后,选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确定。再利用模糊评估法对选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模糊评估打分。根据权重的比较结果和实验室的评估结果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一部分建设性的建议。研究中利用了MATLAB编程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的总结部分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行动者网络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估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0-14
  • 1.3.1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研究综述11-12
  • 1.3.3 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综述12-13
  • 1.3.4 相关研究评述13-14
  • 1.4 研究内容、结构及方法14-17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14-15
  • 1.4.3 研究方法15-17
  • 第2章 理论基础17-25
  •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相关理论17-21
  • 2.1.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历史发展17-19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功能19-21
  • 2.2 行动者网络21-23
  • 2.2.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提出21
  • 2.2.2 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要素21-23
  • 2.3 实验室评估的行动者网络特性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25-38
  • 3.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网络行动者的确定25-28
  • 3.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网络的转译28-32
  • 3.3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32-34
  • 3.4 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34-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38-56
  • 4.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38-43
  • 4.1.1 评估指标的层次结构分析39-40
  • 4.1.2 建立判断矩阵40-41
  • 4.1.3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41-43
  • 4.2 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43-49
  • 4.3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实证研究49-53
  • 4.3.1 模糊综合评估的原理及步骤50
  • 4.3.2 实验室模糊综合评估50-53
  • 4.4 政策建议53-54
  • 4.5 本章小结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2
  • 附录 162-66
  • 附录 266-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越 ,叶一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2期

2 ;21个实验室通过2004年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J];中国基础科学;2004年06期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名单[J];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02期

4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突出贡献者名单[J];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02期

5 褚家美;浅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监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08期

6 吴根;张延东;李学斌;朱庆平;王静;;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03期

7 谌立新;;科技部日前正式批准新建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J];功能材料信息;2006年05期

8 王静;吴根;张延东;;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9期

9 吴根;朱星华;;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10 ;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J];中国基础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环境电磁特征国家重点实验室[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A];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研讨会及参展资料汇编[C];2004年

3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简介[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4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南京工业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暨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A];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1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会刊[C];2011年

7 雒建斌;陈大融;;开拓领域、探索规律,服务社会——记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历史的回顾与启示——摩擦学创立4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李惠兰;王京梅;;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我省新增5家企业 国家重点实验室[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2 记者 郭伟;我省新增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N];河北日报;2010年

3 赵发忠;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中钢[N];中国冶金报;2010年

4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龙华 实习生 陶令;长飞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N];湖北日报;2010年

5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龙群;我省新增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N];湖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婷婷;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N];科技日报;2008年

7 ;澳门将设国家重点实验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记者 宋建巧;我市有望再添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N];郑州日报;2011年

9 记者 叶青;我省新增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N];广东科技报;2011年

10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龙华 廖进宇;我省新增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N];湖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琦;行动者网络视角下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谢文凤;政府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福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谢麟;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韩庆元;国家重点实验室治理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志成;对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王欣;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肖红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一共管”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童菲;集群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克磊;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5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075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e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