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07:2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潮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呈现协同方式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服务专业化,政府引导自觉化等特点。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辽宁是教育大省,高校林立、科研院所集聚;在“国家创新体系”战略实施中,沈阳、大连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辽宁省被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因此,基于工业基础、科研能力、政策激励的考量,辽宁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应具有优势,然而辽宁经济发展中科研成果与生产对接困难,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资金吃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孱弱等问题却依然突出。 本文根据2012年9月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对全省产学研合作情况的调查问卷,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出目前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存在协同度较差、紧密度较低以及均衡度较低的问题。并从参与主体、利益权衡、信息通达以及人才配备等方面分析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因素。为完善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协同创新模式向深度化、稳定化方向发展,本文结合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以协同理论的系统思想和自组织理论为指导,以三螺旋理论为框架,提出明确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职能的建议,以及完善促进产学研各方联系合理、运行高效的配套措施。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G32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
    1.4 本文研究方法
        1.4.1 实证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5 本文创新点
        1.5.1 对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切实认识
        1.5.2 对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三维度分析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厘定与缕析
        2.1.1 协同创新
        2.1.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辨析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协同理论
        2.2.1 协同理论的源起
        2.2.2 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2.2.3 协同理论的适用性
    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三螺旋理论
        2.3.1 三螺旋理论的源起
        2.3.2 三螺旋理论的核心思想
        2.3.3 三螺旋理论的适用性
第3章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现状分析
    3.1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演进
        3.1.1 蕴育阶段(194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
        3.1.2 萌芽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末)
        3.1.3 起步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3.1.4 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3.2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3.2.1 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2 形成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2.3 弥补产学研各方不足,促进协同创新平稳发展
    3.3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举要
        3.3.1 以产学研合作深度为标准的协同创新模式
        3.3.2 以目标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3.4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三维度分析
        3.4.1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协同度分析
        3.4.2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紧密度分析
        3.4.3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均衡度分析
第4章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成因分析
    4.1 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存在“缺位”与“越位”问题
        4.1.1 政府管理缺乏引导性手段
        4.1.2 政策普及程度不高
        4.1.3 政策激励水平层次较低
    4.2 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利
        4.2.1 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4.2.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4.2.3 产业链创新技术对接困难
    4.3 学研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科技能力不强
        4.3.1 学研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4.3.2 学研机构基础研发能力薄弱
        4.3.3 科研成果实用性能有待提高
    4.4 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粘合”作用不强
        4.4.1 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4.4.2 中介机构发展缺乏高水平管理人才
        4.4.3 中介机构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
        4.4.4 中介机构发展的根基不稳
    4.5 配套措施不完善限制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优化
        4.5.1 利益关系协调不利降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率
        4.5.2 信息通达度较低限制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
        4.5.3 高端人才缺乏限制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优化升级
第5章 优化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策
    5.1 政府应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1.1 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5.1.2 加强组织管理,协调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
        5.1.3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5.2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巩固企业主体地位
        5.2.1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强技术对接能力
        5.2.2 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创新热情
        5.2.3 增强人才支持力度
    5.3 激发学研机构的协同创新热情
        5.3.1 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主动性
        5.3.2 加强学研机构的应用基础研究,增强创新源动力
        5.3.3 构建科研人员进驻企业制度,促进信息沟通
    5.4 加强中介机构建设与管理
        5.4.1 健全内部管理体制,提升中介效能
        5.4.2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强自身实力
        5.4.3 完善现代服务手段,加快科技中介平台建设
    5.5 不断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配套措施
        5.5.1 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5.5.2 促进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扩散
        5.5.3 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5.5.4 确保参与方信息沟通协调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辽宁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有待完善
        6.1.2 协同创新模式的优化升级有赖于各方共同参与
    6.2 研究展望
        6.2.1 不同类型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选择问题
        6.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权变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年02期

2 郝继明;;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06年04期

3 嵇忆虹,倪锋,王宏,赵孝芬;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 陈光;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J];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5 陈劲;谢芳;贾丽娜;;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6 姜晶;刘永;;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相关问题研究[J];创新科技;2010年12期

7 张爱琴;陈红;;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评价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周健;刘永;;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5期

9 李楼瑞,许典雄,董新年,王忠达;协同学简介[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1期

10 吴文华;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2889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89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