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科学不端行为管窥

发布时间:2017-11-02 23:30

  本文关键词:我国科学不端行为管窥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不端行为 科学精神 科学工作者道德素养 学术评价 监督机制


【摘要】: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一脉,科学在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光鲜的科学“象牙塔”背后,也发生着损毁科学形象的行为。这就是近些年饱受诟病与热议的科学家的科学不端行为。什么是科学不端行为?诱发科学家科学不端行为的动因是什么?如何进行防范与矫正?这些急需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构成了本论文的研究源起。本论文的总体框架为:首先,对科学不端行为现象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科学不端行为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认为科学不端行为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主观故意地违背了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准则,做出了违背科学精神的行为,基本表现形式是篡改、剽窃和造假。其次,充分运用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造成科学不端行为的原因展开系统分析。指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科学精神、科学工作者自身责任的缺失造成了行为的失范。同时,外部的客观因素也有催化剂的作用,监督机制的欠缺,学术评价、奖励制度的不健全都是诱导因素。最后,针对防范科学不端行为提出了一些理论意见,并强调了科学工作者的自律与社会的他律两者缺一不可。科学工作者自身应加强自觉、自律和自省,社会也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改革评价体制,完善法律惩处,加强公众与媒体的监督。科学不端行为是关系科学及科学家形象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科学社会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对科学本身、社会等都产生了极大危害性,必须引起重视。同时,科学不端行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各个国家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我国科学不端行为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治理经验,要因地制宜找到更合适的治理措施。科学管理体系的健全、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科学工作者道德的树立都是未来我国科学发展仍需要努力的方向。治理科学不端行为需要科学工作者的自律与社会他律两手抓,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科学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不端行为 科学精神 科学工作者道德素养 学术评价 监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言8-14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8-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文章结构及创新12-14
  • 第1章 科学不端行为概览14-22
  • 1.1 科学不端行为定义梳理14-17
  • 1.2 科学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17-22
  • 1.2.1 剽窃17-19
  • 1.2.2 篡改19
  • 1.2.3 造假19-22
  • 第2章 我国科学不端行为成因分析22-34
  • 2.1 内因22-28
  • 2.1.1 科学工作者自身责任的缺失22-25
  • 2.1.2 背离了求实、怀疑、无私利精神25-28
  • 2.2 外因28-34
  • 2.2.1 学术评价、奖励机制的过度量化28-30
  • 2.2.2 科学监督机制不够完善30-34
  • 第3章 我国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34-46
  • 3.1 科学工作者应加强自觉、自律、自省34-38
  • 3.1.1 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34-36
  • 3.1.2 科学精神内化为自律和自省36-38
  • 3.2 社会外在的管控和规范38-44
  • 3.2.1 改革科研评价与管理体制38-40
  • 3.2.2 完善法律惩戒与预防40-43
  • 3.2.3 加强公众参与和媒体监督43-44
  • 3.3 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霓;;全球关注研究中的不端行为[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2 ;中国对科学不端行为再次发动攻势[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3期

3 李文娟;张楠;;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美国关于科学不端行为的定义的争论[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3年03期

5 王少青,张真柱;科学不端行为现象分析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1期

6 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年05期

7 罗晖;;维护科学诚信 重在监督和教育——对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2004年年度报告》及《1994-2003年研究诚信办公室结案的对公共卫生署资助的研究不端行为指控的调查》的述评[J];中国软科学;2006年07期

8 ;六条标准整肃科学不端行为[J];西域图书馆论坛;2007年01期

9 李巨光;;浅议科研工作者不端行为的防治[J];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10 佟屏亚;;遏制农业科研领域科学不端行为[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笃武;;国外科学中的不端行为的案例[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智;孙治安;赵建逸;;学术论文中的不端行为剖析[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丹红;;《科学》杂志介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裁不端科学行为[A];中国生理学会论文汇编2005年第五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醒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如何看待科学中的欺诈与不端行为[N];上海科技报;2013年

2 孙德宏;学界的不端行为何以至七种之多?[N];工人日报;2004年

3 李将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去年处理50起科学不端行为[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顾瑞珍 崔静;认定科学不端行为:中科院出台六条标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记者 胡建辉;导师须对撰写论文不端行为担责[N];法制日报;2014年

6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我们遭遇科学家不端行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宣示科学理念向科学不端行为宣战[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根子在哪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9 徐玢;不合理考评与不端行为“合法化”[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刘兵;对学术规范的重要规范[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祥文;论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干预[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贾晶;我国科学不端行为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段立斌;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石玮;试析我国的科学不端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明;科学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俞涛;论科学不端行为的犯罪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3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8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