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数据共享中科研人员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科学数据共享中科研人员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科研人员是科学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是科学数据共享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将科学数据共享体系中的科研人员的共享行为划分为分享信息与不分享信息两种,并将其放在演化博弈的理论框架中,建立参与科学数据共享的科研人员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科学数据共享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信任程度的高低对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数据共享的实现有赖于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信任,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阻止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的出现,可以促进科学数据的共享。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用户交互视角下社会标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应用实证”(编号:14CTQ04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知识服务的科学数据组织与应用研究”(编号:13CTQ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301
【正文快照】: 0引言科学数据是人类社会从事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具有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数据[1],现今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科研环境下,科学数据对于科技创新具有不容忽视的支撑作用[2]。早在2009年9月10日,《自然》周刊就发表了数据共享特辑并指出科学数据的保存和可获取是科学研究繁荣与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琳;常颖聪;;科研人员数据共享意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年05期
2 戴琼洁;温浩宇;张薇;;虚实结合的地方科学数据共享组织结构模型设计[J];情报杂志;2011年02期
3 刘岩芳;过仕明;;基于演化博弈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13期
4 赖剑菲;洪正国;;对高校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06期
5 黄如花;邱春艳;;国外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04期
6 张晋朝;;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意愿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10期
7 江洪;钟永恒;;国际科学数据共享研究[J];现代情报;2008年11期
8 黄鼎成 ,李晓波 ,王卷乐;浅谈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战略取向[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晴;;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保障机制及优化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1期
2 陈大庆;;国外高校数据管理服务实施框架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06期
3 何涛;;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对方略探微[J];甘肃科技;2014年18期
4 何琳;常颖聪;;科研人员数据共享意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年05期
5 宋秀芬;邓仲华;;美国高校数据监护平台研究与借鉴[J];图书与情报;2015年03期
6 李蓉;;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年05期
7 伍毅敏;;探讨科研试验基础数据的建档共享制度[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5期
8 王培正;张志强;吴一民;;科学数据共享方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7期
9 张莉;;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的战略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10 张莉;;论农业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莉;中国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张贵红;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贤玲;面向常规数据的水稻生长模型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萌;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管理办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越;基于公共信息普遍获取的信息公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宋文凤;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樊俊豪;基于科学数据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实现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6 赵雪茹;冰冻圈数据平台及在线模型应用环境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周芯蕾;艾滋病科学数据资源调查和主题数据库框架设计[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鹤林;;数据监护: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新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2期
2 肖希明;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年04期
3 杨鹤林;;从数据监护看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机构库建设新思路——来自DataStaR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2期
4 吴慧欣;董海祥;张强;;网络组织信息共享的演化博弈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6期
5 肖雪葵;;关于湖南省科技信息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报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2期
6 余莉;;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7 严冬梅,尚翔;论科技创新的基石——科学数据共享[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8 扶庆华,冯东;基于信息网络的虚拟组织若干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04年03期
9 谢承泮;王剑锐;;太原地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构建的设想[J];太原科技;2006年03期
10 陈传夫;曾明;;科学数据完全与公开获取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图书馆论坛;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将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J];河南科技;2003年02期
2 ;我国将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J];河南科技;2003年03期
3 徐枫;科学数据共享标准体系框架[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1期
4 科学数据共享调研组;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总体框架[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1期
5 ;我国将从国家层面推动科学数据共享[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年S1期
6 刘闯;我国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建设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年01期
7 程津培;科学数据共享——当代科技界的战略抉择[J];中国基础科学;2004年04期
8 周文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十一五”建设规划[J];太原科技;2006年06期
9 傅小锋;;关于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的一些思考[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6期
10 路鹏;苗良田;李志雄;莫纪宏;陈华静;王松;;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地震;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骧君;曹彦荣;;科学数据共享分类方法初探[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耿庆斋;蔡佳男;朱星明;;浅析国外科学数据共享对我国水利科学数据共享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集明;王国复;;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总体设计概略[A];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论文集(一)[C];2005年
4 曹彦荣;毕建涛;池天河;何建邦;;科学数据共享中的数据汇交问题研究[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德培;;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文;曹彦荣;;资源环境信息分类编码[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卷乐;陈义华;;基于元数据管理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丰义;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分中心建设初见成效[N];中国海洋报;2007年
2 冉瑞奎;科技部财政部调研气象科学数据共享[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记者 齐慧;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科学数据共享网发展迅速[N];经济日报;2007年
5 张蕾;赵彦;刘东峰;科学数据共享[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记者 于小晗;我国构筑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体系[N];科技日报;2001年
7 刘恕;科学数据共享怎么这么难[N];科技日报;2004年
8 记者 朱瑞良;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设初见成效[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记者 朱瑞良 通讯员 郭丰义;我国海洋科学数据共享范围扩[N];中国海洋报;2006年
10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关丹桐;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设项目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莉;中国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佳男;水利科学数据共享汇交发布体系及共享平台设计[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王远;郑州市科学数据共享的研究与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高飞;基于Web Services的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4 易峰;基于WEB的省级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艳芳;地球化学数据产品的整合与共享服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1151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5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