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1 09:48

  本文关键词:我国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大学》 2008年

我国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龙和  

【摘要】: 长期以来,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校企合作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但由于在政策、专利制度、科研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制约校企合作互动发展的因素,国家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不适应校企合作发展,校企双方的目标存在不一致等,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校企合作要形成互动发展模式,需要政府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校企合作建立多样化的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的互动发展。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理论,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经验,从政府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主体创新两个方面对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的总体构想和具体措施,政府要通过科研经费投入、税收、金融、创业投资、合作平台建设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立一种新的校企合作理念,增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市场意识,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内部的学科交叉,建立适应现实需要的科研体制环境,依法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等具体措施,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9.2;G3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1
  • 1.2.3 创新点11-12
  • 1.3 基本理论12-16
  • 1.3.1 人力资本理论12-13
  • 1.3.2 知识经济理论13-15
  • 1.3.3 创新理论15-16
  • 第2章 国外校企合作的经验借鉴16-25
  • 2.1 国外校企合作的现状16-24
  • 2.1.1 英国校企合作的情况16-18
  • 2.1.2 美国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18-22
  • 2.1.3 日本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基本情况22-24
  • 2.2 国外校企合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4-25
  • 第3章 我国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分析25-33
  • 3.1 我国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25-29
  • 3.2 我国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29-33
  • 第4章 建立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的构想33-40
  • 4.1 总体构想33-35
  • 4.2 构建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的具体措施35-40
  • 4.2.1 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的政策支持35-37
  • 4.2.2 创建校企合作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37-40
  • 结论与前景展望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宏梅;基于双赢文化视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红郡;美国高等院校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何俊;钱敏;;对新时期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小刚;;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华长慧;;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5 张向前;刘明杞;张怡曼;张海娇;林晓敏;;人才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4期

    6 刘如赞,张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7 李亚青;高等教育与区域技术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4期

    8 熊和平;徐挺;吕全忠;;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付姝宏;;对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2期

    10 毛大龙;;加强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韦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朱长久;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杨雪云;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社会学的启示及其局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杨邦荣;;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机理及其实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徐谷波;试论知识经济及其对传统经济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曾玉玲;;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与分立的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周端明;农业劳动力的异质性:乡城人口流动理论不应忽视的因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鲍凌丰;顾锋;;投入产出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关键因素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刘仁钊;杨德全;;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是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2 李狄楠;;制造服务业时代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A];2011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马玉环;;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策略的研究与实践[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4 陈学飞;;中国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成效[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刘长敏;马方方;;国际化:大学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助推器——以香港地区为例[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姝颖;;浅谈法国高等教育中体现的人本主义教育特点[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7 王续琨;侯剑华;;知识计量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框架[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杜健勋;;分配与治理:风险社会的环境法结构转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10 张和平;;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涛;新兽医体制下的兽医职业教育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名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天鹏;企业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襄宁;葫芦岛市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光罗,郑承志;关于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和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3 陈依元;“整体大于部分和”是系统整体性原理的科学表述——兼与张华夏等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4 张微,张喜梅;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4年03期

    5 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4期

    6 肖珑,任枫轩;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开发“产学合作”教育资源[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姜立增;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1998年07期

    8 肖绍清;;中国企业内教育应向日本学习什么[J];教育与职业;2000年05期

    9 韩伟平;;论校企合作双赢的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9年18期

    10 刘学,庄乾志;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J];科研管理;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耀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晓霞;基于博弈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2 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甘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周丽华,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王璐,谭泓;建设学习型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发展论坛;2003年10期

    4 李波;地市高校社会服务内容与领域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学东;论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途径与方法[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6 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5年01期

    7 李长安;论教育的就业功能[J];教育与经济;1999年01期

    8 马述忠,罗剑朝,罗丹;关于高等教育启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9年03期

    9 刘健,李忠红,梁红;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教育与经济;1999年04期

    10 刘如赞,张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晓从;李庆军;;石家庄市会展业与会展教育的互动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3期

    2 苏勇军;;宁波市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周鸣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制[J];经济导刊;2010年10期

    4 周学明;;论东北地区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发展[J];商业经济;2006年09期

    5 王毅力;;港口经济与青岛城市互动发展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孙勇毅;冯法池;;高职成人教育与学习型企业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6期

    7 ;陈良宇:上海要实现城郊互动发展[J];中国报道;2005年08期

    8 李季骏;王跃平;熊曦;;新产业区和两大群互动发展研究——兼论北部湾打造新产业区的战略选择与定位[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9 车莹;;长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圣泉;彭永芳;;河北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旭;陈群辉;;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支芬;刘在云;田建敏;;校企合作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年会论文集(2001)[C];2001年

    3 杨聚庆;姬生;;高职教育集团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齐现伟;辛全仓;杨辉;董林;张云健;;基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的校企合作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5 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孙建辉;;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过程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解鹏;邬雨刚;;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刘汉卿;程洪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9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秦立春;胡红卫;;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义浩 曾觉吾;[N];中国冶金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邱江勇;[N];中国电子报;2010年

    3 记者 谷显刚;[N];重庆日报;2011年

    4 资阳市委书记 李佳;[N];四川日报;2011年

    5 记者 崔凌云;[N];兰州日报;2011年

    6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李春城;[N];四川日报;2011年

    7 记者 蒋健;[N];巴中日报;2011年

    8 李成洪 杨平 特约记者 罗添光;[N];自贡日报;2011年

    9 李邦才 达兴文 特约记者 程明;[N];自贡日报;2011年

    10 州委农办;[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罗哲;企业网络与城镇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杨大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尹世尤;廉洁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培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国良;社区学院与区域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王世景;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互动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易孟秋;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许晋仙;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展祥;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松平;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方东林;财税与科技的互动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秀芝;中部崛起视野中的中东部互动发展与经济合作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10 郑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心理契约的内容与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校企合作互动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6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36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