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开发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8 10:42

  本文关键词: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理工大学》 2012年

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开发评价研究

吴文静  

【摘要】:从古至今,科技人才的开发始终是直接显示我国国家兴盛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事情,科技人才的开发除了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问题外,更主要的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战略问题,因此要严格地去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地区之间来往都非常频繁和融洽,尤其是国内外当前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区域经济建设,这就使得中原经济区这样一个刚刚建立的相对不是很成熟的区域面临着科技人才开发工作的严峻挑战。面对新任务和新形势,如何指导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开发工作提供依据,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课题。 鉴于此,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有关调查数据的前提下,以评价科技人才开发水平为立足点,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对涉及科技人才开发方面有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综合评析,概括介绍了中原经济区的背景情况,深入分析了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的科技人才开发现状,并对中原经济区目前的科技人才开发进行了系统的SWOT分析。进而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从政府工作情况、科技人才现状两个方面相对完整地设计了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的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接下来,,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赋值,针对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在政府工作情况和科技人才现状两个指标集下构建了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所建立的模型与中原经济区主体即河南省的科技人才开发相结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中原经济区在科技人才开发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6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书洁;;京津冀人才资源开发及合作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李敏;;基于模糊逻辑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徐文洪;高洪涛;;关于加强河南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6年01期

4 徐治立;试论科技人力资源的意义、属性及配置开发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6期

5 孟繁强;时博;唐洁;盛刚;李新建;;天津市博士科技人才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6 任栋;;关于科技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2期

7 李思宏;罗瑾琏;张波;;科技人才评价维度与方法进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8 孙文锴 ,何美丽;加入WTO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劳动;2002年05期

9 中共中央编译局课题组;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思想、新理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2期

10 周荣;山西省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及开发策略探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国瑞;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朱和平;贵州黔东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曹宏霞;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真真;区域科技人才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王宇婷;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程东晓;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苏炜,汪菁;建筑设计方案的属性综合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柯文桂;论创新人才的素质和教育体制的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孙显元;;中国共产党的四大观念创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孙显元;;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荣科;段华洽;;论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若干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陶庆,胡军;试论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战略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汪青松;“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周明海,刘泽伦;试论江泽民科技法制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胡静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2 吕渭济;孙瑶;孟毅;;湛江工业各部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琼;;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估问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卢艳超;温卫宁;汪亚平;陈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评价指标模型[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6 孙巧利;寇纲;赵洪举;;基于熵权TOPSIS与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的工业三废排放及其处置效果评估[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嘉敏;韩宝明;;智能运输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国庆;;新城市理论视野下的无锡创意人才的集聚与开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佳文;;贵州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绍宏;萧鸣政;苏婉玲;梁丽珊;梁凤珊;;澳门中小型饮食业人力资源问题之实证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宝成;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杜鹏程;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龙传华;“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碧霞;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洋;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任中起;国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卢新亮;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萍,吴斌;层次分析法在高等院校科技评价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孟步瀛,魏挹湘,赵奇胜;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成果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陈锦福;关于建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探讨[J];北京统计;2001年04期

4 郭秀晶;桑锦龙;高兵;郭志成;;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行动研究与战略构想[J];北京教育(高教);2010年12期

5 张伟强,胡林,刘少和,陈玲;旅游产品的品牌战略研究初探[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6 李敏;;基于模糊逻辑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冯学军,邹杰涛;A-AF模型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9 陈建先;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核心能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何凯;庄志晖;;信息不完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博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2 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2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学军;河北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春久;李鸣;;河南省统一战线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围绕河南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构建“中原经济区”备受瞩目[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年04期

2 ;速览[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3期

3 李小建;;发挥财经政法院校优势,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1期

4 蒋桂芳;;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现状、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刘荣增;;国家战略层面下的中原经济区发展方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张金艳;;科技特派员行动助推中原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燕燕;;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丁同民;;中原经济区视角下法治城市建设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9 柏程豫;;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圈)联动发展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剧乂文;;构建中原经济区应优先发展高等教育[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仓;;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宋春东;;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李世杰;;中原经济区产业转型的途径[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李建中;;序[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齐纪高;;中原经济区铁路建设的思考与建议[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6 王晶;;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7 吴宏亮;贾迪;尹雷雷;;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张君;曾杰;王玲;;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信阳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9 周振民;;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A];寒区冰情与冻土水文效应——第4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序[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雪枫;[N];河南日报;2010年

2 ;[N];河南日报;2010年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韩启德 整理 杨凌;[N];河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陈茁 刘亚辉;[N];河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慧;[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婷;[N];经济视点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赵志伟 整理;[N];洛阳日报;2010年

8 中央党校博士后、河南科技学院教授 梅宪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通讯员 刘倬林;[N];团结报;2010年

10 记者 程红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贺;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其调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武忠远;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分类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保民;河南省科技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田金亭;基于CAT的中学生创造力评价技术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立业;基于随机过程的桥梁系统可靠性及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晓海;山东省矿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刘中;机械制造资源重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王雪青;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姚芳;触点电接触失效预测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莫秋云;基于人体脑波和心率变异的噪声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静;中原经济区科技人才开发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朱文涛;中原经济区社会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白璐;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青华;中原经济区人才开发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燕丽丽;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中原经济区建设[D];河南大学;2012年

6 马红瑞;中原经济区与国内其他经济区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刘中原;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曾琰;中原经济区与河南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李晓娜;中原经济区地方府际合作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崔丹凤;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上街区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49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