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与中国科学教育
发布时间:2017-03-17 06:53
本文关键词:科学文化与中国科学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00多年前,科学文化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入主中国各个领域,在其与教育领域的渗透过程中,生长出了中国的科学教育。而这种科学教育从诞生起,就异化了科学文化本身。此后的科学教育一直遭到批评:“有知识,没文化”。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推进,这个问题也在不断地被重视。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科学文化为主线,研究中国科学教育与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差异,进而得出当代中国科学教育发展定位:以保存科学文化为起点,以创新科学文化为手段,以此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内容、科学史、人与社会的互动三个边界条件来构建科学文化的空间,考察了科学文化的生成、功能、结构、形态、模式;然后对科学文化与中国教育领域的交往过程进行考察,中国的科学教育发端于此过程,发展于此过程。。科学文化,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相互交往独特的碰撞过程形成中国科学教育独特的历程;考察西方科学教育发展体系,建构“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保存与创新的活动”理论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分析当代中国的科学教育。
【关键词】:科学文化 科学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301
【目录】:
- 序言9-10
- 第一章 多维视野中的科学文化10-17
- 第一节 学者视野中的科学文化10-12
- 第二节 本文界定的科学文化12-14
- 第三节 科学文化的生成、功能、结构、形态14-16
- 第四节 科学文化的模式16-17
- 第二章 科学文化与中国教育领域的交往17-23
- 第一节 科学文化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兴起17-18
- 第二节 中国科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8-21
- 第三节 科学文化在中国教育领域中的异化21-23
- 第三章 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保存与创新的活动23-32
- 第一节 为科学文化保存的知识传递23-24
- 第二节 西方科学教育发展简述24-28
- 第三节 中外科学教育的差异28-32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科学教育图景32-40
-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的中国科学教育32-35
- 第二节 学校实践中的科学教育35-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后记4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晓雪;;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分析[J];林区教学;2011年12期
2 王俊芳;;科学文化是科学教育的灵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3期
3 刁彭成;;科学文化视野下的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俊娜;我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学的相关思考[D];河南大学;2007年
2 许晓雪;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科学文化与中国科学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5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