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9:08
本文关键词: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当代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国际间的合作竞争日益激烈。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的国际科技合作呈现不断增长、日趋活跃的趋势,科技合作、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科技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科技合作模式的选择可以增强合作的效应,不同的科技合作模式具有不同的效果,要想使科技合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慎重地选择科技合作模式。 本文首先从科技合作模式角度回顾了国内外科技合作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并通过对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理论进行深刻分析,总结出了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其次,通过对我国科技合作模式与主体进行详尽分析,并在对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合作“投入产出模式”的内涵为基础,结合所描述对象的特点,创建了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走访调查采集到的数据,以实证研究方式,采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镇江市科技合作的有效模式。实证分析结论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结合数学模型的分析以及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下,本文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对策以及我国科技引进中应遵循引进与开发相结合,引进方式与引进内容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企业引进为主体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等指导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科技合作战略思路。
【关键词】:科技合作 模式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 模式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3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导论9-17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科技合作模式的研究14-15
-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15-17
- 1.3.1 主要内容15-16
- 1.3.2 本文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相关理论研究17-30
- 2.1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涵义17-19
- 2.1.1 合作的本质17
- 2.1.2 科技合作的科学内涵17-18
- 2.1.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涵义18-19
- 2.2 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相关理论19-22
- 2.2.1 科技合作模式选择标准理论19-20
- 2.2.2 技术结构理论20-22
- 2.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22-30
- 2.3.1 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模式22-24
- 2.3.2 科技合作的新型模式24-26
- 2.3.3 科技合作的主体(企业)动力分析26-30
- 第三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30-43
- 3.1 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30-31
- 3.2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1-36
- 3.2.1 科技合作支撑环境的指标31-34
- 3.2.2 科技合作投入的指标34-35
- 3.2.3 科技合作产出的指标35
- 3.2.4 科技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指标35-36
- 3.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评价方法36-43
- 3.3.1 科技合作模式的主成分评价分析38-39
- 3.3.2 熵值法39-43
- 第四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实证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科技合作为例43-61
- 4.1 镇江市国际科技合作现状分析43-47
- 4.2 镇江市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实证分析47-59
- 4.2.1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评价指标体系47-49
- 4.2.2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49-52
- 4.2.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分析52-59
- 4.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实证分析结果评价59-61
- 第五章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对策61-72
- 5.1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的原则61
- 5.2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选择对策61-67
- 5.2.1 重点推广以引进技术为内容,实现二次开发的合作模式62-63
- 5.2.2 大力推广以交流互访为内容,实现联合研发的合作模式63-64
- 5.2.3 积极引导以引进设备、核心部件为内容,实现产品产业化的合作模式64-66
- 5.2.4 着力培育更多的输出类型合作模式66-67
- 5.3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67-72
- 5.3.1 坚持科技引进指导原则68
- 5.3.2 充分发挥园区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核心作用68-69
- 5.3.3 制定鼓励政策,增加国际科技合作的投入69
- 5.3.4 筹建国际科技合作中介机构,为企业国际科技合作保驾护航69-70
- 5.3.5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70-72
- 第六章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5
- 致谢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77
- 附表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欧阳\,
本文编号:255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5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