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0:50
【摘要】:21世纪的高科技是人类的福音,它不仅把人们从笨重、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也把人们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高科技如黑夜中的启明星,指引着人类走入现代文明的殿堂;高科技像高速列车,把人类载入繁荣昌盛的新经济时代。高科技无所不在,它正以一种几乎无法感知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激光影碟、多媒体把最新的娱乐信息大规模地传递给各种人群;数字化技术把清晰的语音与图像瞬间传递到大洋彼岸;再造基因使得改造生命、攻克癌症近在眼前。高科技向我们走来,高科技已融入我们的生活,高科技正启蒙着人类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形态——新经济社会。它以不可抗拒的威力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目前学术界对高科技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高科技异化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同仁们的热议,高科技异化不仅是科学技术界的问题,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技术界本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拟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文章首先介绍高科技异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从最初异化概念的界定、内涵与特征以及高科技异化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表现谈起。其次,笔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为指导,从高科技自身、社会和人类主体的角度去分析高科技异化的根源,帮助人们正确审视高科技异化根源的实质,并找出科学的对策。再次,笔者提出应建立健全高科技异化管理和监控体系,扬弃旧的自然观,营造新的高科技生态理念;摒弃高科技单纯工具论,建立人性化的高科技观,最后要求强化法律意识,提升全社会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构建合理的社会政策制约机制,规范高科技的社会应用,使高科技应用更加合理化。 总之,文章从自然、社会、人自身三个层面分析高科技异化的诸多问题,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从多角度了解高科技异化并引起足够重视;让读者了解并消除对高科技异化的忧虑和恐惧,掌握和运用好高科技,使之为人类造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3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秀云;;科技:从异化到人化——评《科技哲思——科技异化问题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邵云红;;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3 尚伟;张耀娟;;浅析科技异化对人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苗瀚予;;论科技异化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警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红霞;;近代西方哲学与科技异化——兼论哲学的本义[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2 吴伦水;张烨;周琦然;;科技异化的哲学思考[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爱豫;;论科技异化产生的哲学根源及其和爱化解[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春;;对异化争论遗留问题的反思[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严炜;;循环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刍议[A];生态工业工程与循环经济——第一届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书确;;普及《工程伦理学》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立本之道[A];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发固体废物资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牛英鹏;曲天敏;许豪文;;调整思维方式 强化体育功能 减少异化现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9 高衍超;;科技:从改造到理解——科学技术进步模式的本质追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陈学明;;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高兹[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士青;科技异化的法律治理路径[N];湖北日报;2010年

2 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博导 徐汉明;研究科技异化法律治理的力作[N];湖北日报;2011年

3 胡若愚;萨德尔城之战:被高科技异化的巷战[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田建国 省政协委员、省委高校工委原副书记、教授、博导;数字化生活与判断选择[N];联合日报;2010年

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王林平;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N];黑龙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2 孙秀云;论科技时代人的发展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雯;科技风险、灾难与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徐成立;科技时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困境与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唐秀华;发展观的伦理蕴涵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淼;高科技异化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行彦;从人本层面看科技异化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慧娜;马克思异化观视角下的当代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李丽;论科技异化的消解与功利主义科技价值观的转向[D];郑州大学;2010年

7 王楠;科技异化的哲学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蔡乾和;从实践论的观点看科技异化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三保;科技人性化及其实现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赵洪涛;论科技异化与宪法的应对及发展[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4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24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