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0:00
本文关键词: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1世纪以来,随着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此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已逐渐凸显,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丰富的业务资源。受自身资产薄弱的限制,中小型企业难以提供合适的抵押物以作担保,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几率很小,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专利权质押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金融机构对于这种新兴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还相当缺乏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在实际业务开展中很难对风险进行评估与把控,限制了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因此,研究金融机构如何对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识别入手,结合专利价值评估、专利变现以及专利产品经营市场等方面的特殊性,阐述了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特殊风险。在此基础上,将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运用德尔菲法,选取了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评价指标。在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时,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方法,对专家的判断结果作一致性检验,计算出了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一级指标对应下的二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紧接着,以模糊数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成功获得质押贷款和未能获得质押贷款的两个例子进行实例分析,对模型的适用性做出论证,以此模型评估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形一致。最后,就如何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对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 与现有的研究对比,本文做出了几点创新:①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一级指标对应下二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对专家的判断结果作一致性检验,相比之前仅用德尔菲法得出的权重更具科学性;②构建评估模型时,具体到模糊数学理论下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并以两个实例加以论证;③针对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就如何提高金融机构对于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的评估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机构 专利权质押贷款 风险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06;F83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质押贷款的研究现状12-13
- 1.2.2 专利权质押贷款研究现状13-14
- 1.2.3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评估研究现状14
- 1.2.4 简要评述14-15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15-17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3.3 技术路线图16-17
- 第二章 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理论17-26
- 2.1 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理论17-21
- 2.1.1 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内涵17
- 2.1.2 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类别17-19
- 2.1.3 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评估方法19-21
- 2.2 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理论21-25
- 2.2.1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内涵21-22
- 2.2.2 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方法22-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基于Delphi和AHP对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研究26-42
- 3.1 风险评价指标的识别与确定26-34
- 3.1.1 风险因素的识别26-30
- 3.1.2 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30
- 3.1.3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30-34
- 3.2 风险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34-41
- 3.2.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34-35
- 3.2.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35-40
- 3.2.3 AHP的结果分析40-41
- 3.3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42-51
- 4.1 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42-43
- 4.2 实证分析43-50
- 4.2.1 案例一43-47
- 4.2.2 案例二47-49
- 4.2.3 对实证研究的分析49-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管理建议51-55
- 5.1 提升金融机构自身对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能力51-52
- 5.1.1 设立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部51
- 5.1.2 加强对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部员工业务知识的培训51
- 5.1.3 注重专利权质押贷款实践数据的收集与使用51-52
- 5.2 创新专利权质押贷款利益的分享机制及风险共担机制52
- 5.3 政府层面的支持52-55
- 5.3.1 建立专利权质押贷款数据库52-53
- 5.3.2 培育并完善专利技术交易市场53
- 5.3.3 设置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53
- 5.3.4 鼓励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53-55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研究结论55-56
- 6.2 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61-67
- 致谢67-68
- 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江;郜振廷;;仓单质押业务风险评估及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5期
2 李毅学;汪寿阳;冯耕中;;物流金融中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质押率决策[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3 李建花;;推动宁波市专利质押贷款的对策研究[J];今日科技;2011年03期
4 李增福;郑友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分析与模式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5 秦亚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关问题的探讨[J];华北金融;2006年12期
6 王志诚;用期权定价原理分析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J];金融研究;2004年04期
7 吴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8 杨晨;陶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政府政策配置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3期
9 耿明英;;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及其控制模式创新[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年11期
10 杜蓓蕾;安中业;;专利权质押探析[J];特区经济;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t樍,
本文编号:280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