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
发布时间:2020-11-04 23:06
科技进步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已有许多专家进行过论述。价值关系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客体属性的揭示和对主体需要的把握都需要科学技术的介入和参与。只有如实、正确地反映了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价值观才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这正是科学的功能。人有理性和非理性,人借助科学理性认识理性和非理性的地位和作用,尝试实现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但完善自身的标准、尺度和准绳还有赖于科学加以确定和规范。人需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技为这种认识和改造提供方法和手段。科学真理为人认识自己在世界的真实位置并冷静地面对现实提供了根据,科技对世界图景的描画,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客观的、发展的、和谐的、联系的、统一的世界,有助于人类实现真正科技与人文并重、当代与后代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性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技进步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性。现当代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的巨大财富,不仅让人类美好的生存理想变成惬意的生活现实,而且也同步实现着人类的精神期待,在物质文明中体现人类生命的价值,在科技福祉中提高人文追求的品位和境界,并或隐或显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发展及智能结构。 回顾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技的兴衰是人类文明的晴雨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与科技的进步基本一致的。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人类文明就发展到什么程度。科技是人类自身、社会完善的最根本的表征,“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重要篇章和人的最重要主题。”一切价值观都要在科学的法庭上经受审判,都需要在科学面前为自己的生存辩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科学和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和符合价值合理性。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3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综述
1 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解读
1.1 关于合理性本质
1.2 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规定
1.3 科技的价值负载
1.4 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的内涵与外延
2 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对立和统一
2.1 科技进步的价值蕴涵
2.2 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为社会进步奠定了初步实现的基石
3 科技的负面效应:人文忧患及其求解
3.1 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忧患的表现
3.2 辩证地认识科技的人文忧患
3.3 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
4 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的根本所在
4.1 从人的存在本质看科技进步的合目的性
4.2 科技进步在价值合理性上的人文展示
4.3 科技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其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0743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3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综述
1 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解读
1.1 关于合理性本质
1.2 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规定
1.3 科技的价值负载
1.4 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的内涵与外延
2 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对立和统一
2.1 科技进步的价值蕴涵
2.2 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为社会进步奠定了初步实现的基石
3 科技的负面效应:人文忧患及其求解
3.1 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忧患的表现
3.2 辩证地认识科技的人文忧患
3.3 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
4 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的根本所在
4.1 从人的存在本质看科技进步的合目的性
4.2 科技进步在价值合理性上的人文展示
4.3 科技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其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晓红,杨清明;论科技进步之价值合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李承鸿,滕福星,纪元;科技进步价值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徐宗良;当代科技的特征及其价值取向[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5 高兆明;论人类基因组工程技术应用的道德风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江涛;论科学的价值合理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7 曾林;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地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郑威;张志学;;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许倞;陈家昌;;我国“十五”能源科技发展成就及展望[J];中国科技产业;2006年02期
10 王海霞;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丽;马克思科技观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0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7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