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安阳市科学普及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21:36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2019年安阳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以科普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2016年以来,安阳市为了进一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升,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作为主要目标任务,以科学普及为主要抓手,以科普信息化为牵引,以“四大人群”为重点,以各类主题活动为载体,整合各类科普资源,健全“政府推动、全社会大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科普服务平台,全力推动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和普惠共享科普体系的建构,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但还存在政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普投入主体单一、科普活动场所不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等问题。本文以安阳市科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安阳市科普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关于科普投入、科普人员、科普阵地、科普活动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从投入、阵地、人员等方面总结出安阳市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笔者围绕推...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阳市科学普及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安阳市科普人员增长趋势图(单位:人)

安阳,人员,单位,情况


安阳市科学普及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安阳市科普现状13图2.2安阳市科普从业人员情况(单位:人)从图2.2可以看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有854人,2017年有1024人,2018年有1450人。女性科普人员的数量占历年科普人员总数的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分别为2016年35%,2017年37%,2018年32%。农村科普人员总数逐年递增。2016年700人,2017年为800人,2018年为900人。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以来安阳市科普人员队伍具有如下两大特征:一是专职科普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兼职人员和志愿者占比较大。以2016年为例,安阳市科普兼职人员和注册科普志愿者分别有1359人、535人,而科普专职人员仅有63人。二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逐年增加,为开展科普服务,提高科普质量和水平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矗三是农村科普力量逐年增强,这与近几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很大关系。四是女性科普人员逐年增多,这可能和女性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女性性别特质有关系。综上所述,从增量和规模来看,现有科普人员队伍已为安阳市科普公共服务在新时代实现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矗(二)政府不断增加投入1、市政府不断增加科普投入

统计图,安阳,公众,统计图


安阳市科学普及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23图3.1安阳市公众参与科普活动频次统计图图3.2安阳市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目的统计图5、科普活动效果不佳为了对科普活动的效果进行一个量化评价,我在安阳市五县四区开展了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基尼系数的中国科普经费投入公平性分析[J]. 李恩极,李群.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8)
[2]分享经济视角下科普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刘萱,马健铨,王怡青.  科普研究. 2019(02)
[3]我国财政科普投入及其效果评价[J]. 韩凤芹,周孝,史卫,张绘.  财政科学. 2018(12)
[4]城镇社区居民科普需求及满意度调研——以北京市为例[J]. 赵兰兰.  科普研究. 2018(05)
[5]加强“六个建设” 做实基层科普[J]. 杜晓,刘庆华,薛建利.  科协论坛. 2018(09)
[6]创新生态视角下的科学普及[J]. 刘伟,曹爱红,江光华.  科技智囊. 2018(07)
[7]论城镇社区科学技术普及、丰富和进阶[J]. 曾铁.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8(02)
[8]当前科学普及工作发展特征分析与未来展望[J]. 石硕.  科学通报. 2018(15)
[9]关于我国农村科普的思考[J]. 朱洪启.  科普研究. 2017(06)
[10]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 彭兰.  国际新闻界. 2016(1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维.西南财经大学 2010
[2]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困境及其消解[D]. 曹前满.东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0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10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