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生命周期分析——以中国环境治理领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9 13:14
探讨了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技术发展周期,从而了解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根据Logistic模型对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中国环境治理领域处于技术发展萌芽期,即将进入发展期。此外,中国环境治理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发展周期较长、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技术发展能力较弱、缺乏关键技术和优势企业等。在对中国环境治理领域专利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良性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和产业. 2020,20(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环境治理三大领域专利累计申请量
通过图3可知,中国环境治理领域企业申请主体占总体比重的48.17%,占支柱性地位。企业在环境治理领域占支柱性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占显著支柱性地位[6]。从这点可以发现,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相关企业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数量可能不具优势性。其次,高校在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申请主体所占比例为30.23%;科研院所和个人申请主体仅占10.31%和11.30%。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申请主体比重相比,环境治理领域的高校申请主体比重具有一定的优势,科研机构申请主体比重有一定的提升。此外,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主体所占总体比重为40.54%,仅比企业低7.63%。由此可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国环境治理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性,应努力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总体上讲,中国环境治理领域技术申请是以企业为主导,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靠个人是很难达到技术突破性发展。3 环境治理领域专利数据分析
表3 中国环境治理领域专利技术Logistic模型待估参数 待估参数 参数值 Saturation(K) 1 892 524.767 Midpoint(tm) 2 028.775 Time(dt) 18.5834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文献资源存量调查与增量规划[J]. 冯康,谢欢,叶继元. 图书与情报. 2017(01)
[2]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J]. 林伯强,李江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9)
[3]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以我国石墨烯制备技术为例[J]. 葛亮. 情报工程. 2015(04)
[4]环境治理效率与制造业产值的计量经济分析[J]. 解学梅,霍佳阁,臧志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5]论制度逻辑框架下环境治理模式之转换[J]. 杜辉. 法商研究. 2013(01)
[6]基于专利分析的RFID技术预测和专利战略研究——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J]. 赵莉晓.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11)
[7]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专利组合判别研究[J]. 钟华,邓辉.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8)
[8]TRIZ技术进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J]. 黄庆,周贤永,杨智懿.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04)
[9]专利分析法及其在企业竞争对手分析中的应用[J]. 唐炜,刘细文. 现代情报. 2005(09)
硕士论文
[1]国内外三大专利检索系统比较研究[D]. 傅立云.湘潭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7684
【文章来源】:科技和产业. 2020,20(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环境治理三大领域专利累计申请量
通过图3可知,中国环境治理领域企业申请主体占总体比重的48.17%,占支柱性地位。企业在环境治理领域占支柱性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占显著支柱性地位[6]。从这点可以发现,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相关企业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数量可能不具优势性。其次,高校在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申请主体所占比例为30.23%;科研院所和个人申请主体仅占10.31%和11.30%。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申请主体比重相比,环境治理领域的高校申请主体比重具有一定的优势,科研机构申请主体比重有一定的提升。此外,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主体所占总体比重为40.54%,仅比企业低7.63%。由此可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国环境治理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性,应努力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总体上讲,中国环境治理领域技术申请是以企业为主导,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靠个人是很难达到技术突破性发展。3 环境治理领域专利数据分析
表3 中国环境治理领域专利技术Logistic模型待估参数 待估参数 参数值 Saturation(K) 1 892 524.767 Midpoint(tm) 2 028.775 Time(dt) 18.5834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文献资源存量调查与增量规划[J]. 冯康,谢欢,叶继元. 图书与情报. 2017(01)
[2]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J]. 林伯强,李江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9)
[3]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生命周期研究——以我国石墨烯制备技术为例[J]. 葛亮. 情报工程. 2015(04)
[4]环境治理效率与制造业产值的计量经济分析[J]. 解学梅,霍佳阁,臧志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5]论制度逻辑框架下环境治理模式之转换[J]. 杜辉. 法商研究. 2013(01)
[6]基于专利分析的RFID技术预测和专利战略研究——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J]. 赵莉晓.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11)
[7]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专利组合判别研究[J]. 钟华,邓辉.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8)
[8]TRIZ技术进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J]. 黄庆,周贤永,杨智懿.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04)
[9]专利分析法及其在企业竞争对手分析中的应用[J]. 唐炜,刘细文. 现代情报. 2005(09)
硕士论文
[1]国内外三大专利检索系统比较研究[D]. 傅立云.湘潭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7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12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