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学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评价与检验

发布时间:2021-04-25 23:06
  以治理目标为导向的结果有效作为评价重点,依照科学社会学中的科学二分法理论,结合典型文献构建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检验与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科技社团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正向显著影响组织社会影响力与满意度水平;第二,当前我国科技社团总体治理有效性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科技传播能力较强,但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偏弱,且学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其中,医科类较好,交叉学科则表现欠佳;第三,我国科技社团治理改革内在驱动力不足,政策效用与行政干预现象较明显。事实上,行政干预力量最弱的科技社团,其治理有效性水平反而最高。当前,治理转型的突破口集中在挂靠到事业单位的科技社团。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2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理论基础与评价重点
    1.1 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评价重点
    1.2 由科学社会学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
2 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指标构建
    2.1 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的具体指标
    2.2 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所含具体指标实证检验
        (1)问卷设计。
        (2)数据搜集与分析。
    2.3 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指标衡量
        (1)对所含指标体系作进一步说明。
        (2)权重确定。
3 中国科技社团治理有效性状况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实证检验
4 主要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社团治理:内涵、问题与实现[J]. 鲁云鹏.  中国科技论坛. 2019(11)
[2]提高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绩效研究[J]. 董立人,刘冉.  行政管理改革. 2018(12)
[3]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评估模型[J]. 孙莉莉,钟杨.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5)
[4]基于使命和宗旨视角的科技社团能力要素模型构建[J]. 吴迪,邓国胜.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8(02)
[5]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治理:目标、主体与手段[J]. 时影,罗亮.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6(06)
[6]独立性:治理有效性的基础[J]. 李维安.  南开管理评论. 2016(03)
[7]政社关系与科技社团承接职能转移的差异——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陈建国.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5)
[8]整合Kano模型与IPA分析的快递服务质量探测方法[J]. 孟庆良,卞玲玲,何林,张玲.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4(02)
[9]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的功能研究[J]. 张思光,缪航,曾家焱.  管理评论. 2013(11)
[10]关于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思考[J]. 王春法.  科学学研究. 2012(10)



本文编号:316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16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