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7:12
本文关键词: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虚拟社区这个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所谓虚拟社区实际上是和实体社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体将拥有共同目标或是共同兴趣的人们集合到一起,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相互帮助甚至从事交易等。 虚拟社区的蓬勃发展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作为汇集人气的空间和平台,对于虚拟社区经营者而言,如何激励成员的互动交流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从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出发,试图探讨虚拟社区成员的自身特征与其在社区内的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虚拟社区成员从社区获取和向社区贡献知识,以及二者的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异同等等,并进而提出相关的管理实务建议。 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和上班族中进行了问卷发放和回收,并且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基本上证明了本文的构思和相关假设,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成员的内在需求、内在动机和自我效验都会影响成员在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程度,而且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来增加成员在社区内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程度; 其次,虚拟社区采用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和促进成员的内在动机,从而进一步影响其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的程度; 最后,影响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二者的因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虚拟社区 知识交流 知识共享 知识获取 知识贡献 成员行为 成就需求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30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目录4-6
- 1. 导言6-13
- 1.1 研究背景6-8
- 1.2 研究领域8-9
- 1.3 研究动机9
- 1.4 研究意义9-10
- 1.5 研究流程10-11
- 1.6 研究创新11-12
- 1.7 论文结构安排12-13
- 2. 文献综述13-42
- 2.1 虚拟社区13-22
- 2.1.1 虚拟社区的定义13-14
- 2.1.2 虚拟社区的特点14-15
- 2.1.3 虚拟社区的类型15-17
- 2.1.4 虚拟社区的价值17-20
- 2.1.5 虚拟社区的发展20-22
- 2.2 虚拟社区的成员22-33
- 2.2.1 虚拟社区成员的分类22-23
- 2.2.2 虚拟社区成员的角色23-24
- 2.2.3 影响虚拟社区成员加入的因素24-26
- 2.2.4 虚拟社区成员的归属感26-29
- 2.2.5 虚拟社区成员的激励机制29-31
- 2.2.6 虚拟社区成员的互动模式31-33
- 2.3 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33-38
- 2.3.1 知识的定义33-34
- 2.3.2 知识交流和共享34-36
- 2.3.3 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研究36-38
- 2.4 激励理论38-42
- 2.4.1 需求层次理论39-40
- 2.4.2 双因素理论40-41
- 2.4.3 ERG理论41
- 2.4.4 成就需求理论41-42
- 3. 论文拟研究内容42-52
- 3.1 研究架构与模型42-43
- 3.2 研究假设43-44
- 3.3 变量定义44-46
- 3.3.1 自我效验44
- 3.3.2 内在需求44-45
- 3.3.3 内在动机45
- 3.3.4 知识交流45
- 3.3.5 强化机制45-46
- 3.4 变量测量46-49
- 3.4.1 内在需求的衡量46-47
- 3.4.2 内在动机的衡量47-48
- 3.4.3 自我效验的衡量48
- 3.4.4 知识交流的衡量48-49
- 3.4.5 强化机制的衡量49
- 3.5 问卷设计49-50
- 3.6 数据分析方法50-51
- 3.7 抽样调查及问卷发放51-52
- 4. 数据分析52-67
- 4.1 虚拟社区成员基本情况描述52-55
- 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55-59
- 4.2.1 信度分析55
- 4.2.2 效度分析55-59
- 4.3 相关分析59-62
- 4.3.1 自我效验与知识交流的相关性分析59-60
- 4.3.2 内在需求与知识交流的相关性分析60-61
- 4.3.3 内在动机与知识交流的相关性分析61-62
- 4.3.4 强化机制与内在动机的相关性分析62
- 4.4 回归分析62-65
- 4.4.1 知识获取与虚拟社区成员个性特征之间的回归分析63-64
- 4.4.2 知识贡献与虚拟社区成员个性特征之间的回归分析64-65
- 4.5 总结65-67
- 5. 结论分析67-76
- 5.1 研究发现67-72
- 5.1.1 自我效验和知识交流的关系67-68
- 5.1.2 内在需求和知识交流的关系68-69
- 5.1.3 内在动机和知识交流的关系69-70
- 5.1.4 强化机制和内在动机的关系70-71
- 5.1.5 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的对比71-72
- 5.2 管理实务建议72-74
- 5.3 研究限制74
- 5.4 未来研究方向74-76
- 参考文献76-82
- 附录:研究问卷82-87
- 致谢8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娟茹;杨瑾;;影响复杂产品研发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运;虚拟社区用户后继参与行为以及持续参与行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互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凤艳;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钱程林;虚拟社区口碑传播对成员参与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俞挺;基于品牌态度的购物网站特征对品牌忠诚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6 黄谷子;虚拟社区客户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赵典典;非银行发行的虚拟货币在网络活动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谭佳佳;国内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的开源社区持续参与意愿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马卫民;网络教研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马雪颖;学术网络社区的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