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技立国”战略及其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09 00:46
韩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实施的“科技立国”战略。它是从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成功典范,这对我国无疑具有参考意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熊彼特主义的技术创新理论,十分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把技术创新看作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本文首先通过对韩国“科技立国”战略的形成与发展的分析,总结出韩国始终坚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导,以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为策略,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立国”战略的特点。其次,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的是低创新、高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虽然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得来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虽然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但总体上投入水平较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基本上确立了企业的主体地位,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中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占中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弱。2006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阐明了中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就是建设科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的创新型国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70年-1995年韩国R&D经费来源中政府和企业的比例
阿根廷、南非、以色列、新加坡、罗马尼亚、斯洛 国家 R&D 投入的最新数据,这 38 个国家的 R&D总额的 90%以上。根据这组数据对我国 2005 年 R&构及其发展变化特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参照图中国研发经费支出18918919091919192919391949195919691979198919202010202020302040图 4-1 中国 R&D 总经费支出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
图 4-4 部分国家 R&D 经费按经费来源分布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图 4-5 主要国家研发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分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若干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2]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J]. 路甬祥. 中国监察. 2006(24)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韩国经验与中国借鉴[J]. 李安方. 世界经济研究. 2006(10)
[4]韩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解析[J]. 甄宇鹏. 中国科技投资. 2006(10)
[5]技术创新理论述评[J]. 林春艳,林晓言. 技术经济. 2006(06)
[6]我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解[J]. 方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03)
[7]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J]. 王晓,单良. 价值工程. 2006(05)
[8]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综述[J]. 赵晓丹,刘志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 张德生,傅国华.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10]韩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初探[J]. 秦涛,黄军英,蔡荣海,盖红波,赵俊杰,姜桂兴,王玲,王艳,武夷山.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3)
博士论文
[1]内生增长的进化模型[D]. 赵东奎.吉林大学 2006
[2]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 孟祥云.天津大学 2004
[3]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 王雪苓.西南财经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国与韩国产学研结合机制比较研究[D]. 李根珍.中央民族大学 2006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外比较研究[D]. 马利.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研究[D]. 谢桂才.厦门大学 2002
[4]韩国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郭春成.延边大学 2001
[5]韩美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研究[D]. 陈雅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3101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70年-1995年韩国R&D经费来源中政府和企业的比例
阿根廷、南非、以色列、新加坡、罗马尼亚、斯洛 国家 R&D 投入的最新数据,这 38 个国家的 R&D总额的 90%以上。根据这组数据对我国 2005 年 R&构及其发展变化特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参照图中国研发经费支出18918919091919192919391949195919691979198919202010202020302040图 4-1 中国 R&D 总经费支出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
图 4-4 部分国家 R&D 经费按经费来源分布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图 4-5 主要国家研发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分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若干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李元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2]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J]. 路甬祥. 中国监察. 2006(24)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韩国经验与中国借鉴[J]. 李安方. 世界经济研究. 2006(10)
[4]韩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解析[J]. 甄宇鹏. 中国科技投资. 2006(10)
[5]技术创新理论述评[J]. 林春艳,林晓言. 技术经济. 2006(06)
[6]我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解[J]. 方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03)
[7]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J]. 王晓,单良. 价值工程. 2006(05)
[8]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综述[J]. 赵晓丹,刘志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 张德生,傅国华.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10]韩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初探[J]. 秦涛,黄军英,蔡荣海,盖红波,赵俊杰,姜桂兴,王玲,王艳,武夷山.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3)
博士论文
[1]内生增长的进化模型[D]. 赵东奎.吉林大学 2006
[2]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 孟祥云.天津大学 2004
[3]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 王雪苓.西南财经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国与韩国产学研结合机制比较研究[D]. 李根珍.中央民族大学 2006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外比较研究[D]. 马利.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研究[D]. 谢桂才.厦门大学 2002
[4]韩国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郭春成.延边大学 2001
[5]韩美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研究[D]. 陈雅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31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3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