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和谐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0:03

  本文关键词: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和谐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在二者的相互推动中,人类文明特别是科技文明得以不断进化。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是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科技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创新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本文根据和谐理论、创新理论以及需要层次论,,运用综合分析法、列举比较法、演绎归纳等方法,通过分析科技政策的构成要素、科技创新及其与科技政策的和谐互动和现行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失和动因,将和谐创新理论和科技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科技政策系统内外的和谐设计,并根据科技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激励和正确导向,提出了在新时期如何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出发,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以激励科技创新,保障科技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建议,从而创生科技文明、推进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科技政策 科技创新 和谐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0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致谢7-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的背景10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0-12
  • 1.3 选题来源及研究方法12-13
  • 1.4 该选题的意义13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13
  • 1.6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科技政策的基本理论14-20
  • 2.1 科技政策的界定14-16
  • 2.1.1 科技政策的含义14
  • 2.1.2 科技政策的形式14-15
  • 2.1.3 科技政策的内容15-16
  • 2.2 科技政策的本质及目的转向16-20
  • 2.2.1 科技政策的本质16-17
  • 2.2.2 科技政策的目的转向17-20
  • 第三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的和谐诉求20-25
  • 3.1 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20-21
  • 3.1.1 科技创新的诠释20
  • 3.1.2 科技创新的基本属性20-21
  • 3.2 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的协调发展要求21-25
  • 3.2.1 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政策21-22
  • 3.2.2 科技政策激励科技创新22-25
  • 第四章 现行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失和分析25-35
  • 4.1 现行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激励盲点25-31
  • 4.1.1 科技政策制定方面的缺失25-30
  • 4.1.2 科技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30-31
  • 4.2 现行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导向误区31-35
  • 4.2.1 传统科技政策观对现行科技政策的惯性作用31-33
  • 4.2.2 传统科技政策观的局限性33-35
  • 第五章 科技政策体系的和谐设计与实施35-53
  • 5.1 和谐设计理念35-38
  • 5.1.1 和谐理念35-37
  • 5.1.2 和谐科技政策观37-38
  • 5.2 科技政策体系自身的和谐设计38-44
  • 5.2.1 科技政策体系构成要素的具体解析38-39
  • 5.2.2 科技政策体系自身的和谐互动和设计39-44
  • 5.3 科技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激励和正确导向44-50
  • 5.3.1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政策的完善44-48
  • 5.3.2 循环经济科技政策的完善48-50
  • 5.4 保障科技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建议50-53
  • 5.4.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50
  • 5.4.2 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50-51
  • 5.4.3 完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51-5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6.1 结论53
  • 6.2 展望53-55
  • 注释55-57
  • 参考文献57-5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婧漪;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科技政策创新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玲;文化观念、文化风尚与文化习俗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马舜斌;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和谐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7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