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5-03 10:07
本文关键词: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院士在当今社会诸多领域已经成为权威的代表,院士在社会诸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方面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几百年来院士制度自身发展的结晶。院士制度起源于英法等国,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内部运行也越来越规范。 中国的院士制度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建国以前主要集中于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和延安自然科学院。建国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分别成立了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其中以学部委员会制度为核心。 中国的院士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与其他国家院士制度特点相同的地方,如院士制度与马太效应、院士制度与科学奖励系统的关系、院士制度与第四十一席获得者、院士的年龄和性别问题等。当然,中国院士制度也有自身的特点,如院士的提名、确认都与国家主管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院士制度的发展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当代社会各界对院士既充满了尊敬之情,同时对院士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如个别院士的学术造假问题、部分院士的频繁走穴、部分院士挂职太多等等,同时,很多人也对院士的评选提出了质疑。 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直面现实,本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院士制度的更好发展。今后,我们必须明确中国院士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思路,严把院士增选关,停止各种对院士的炒作,加强对院士的监督,并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及时学习借鉴国外院士制度好的经验做法,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加快中国院士制度改革和完善的进程。
【关键词】:院士制度 中国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32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0
- 第一章 院士制度的起源及在各国的发展10-15
- 一、院士制度的起源10-11
- 二、法兰西科学学院11-12
- 三、英国皇家学会12-13
- 四、美国国家科学院13
- 五、苏联科学院13-14
- 六、第三世界科学院14-15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中国院士制度15-19
- 一、中央研究院15-17
- 二、北平研究院17
- 三、延安自然科学院17-19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院士制度的前身——学部委员会制度19-25
- 一、1949—1953年间,科学院的初建时期19
- 二、1953—1967年间,学部委员会制度的初创时期19-23
- 三、1967—1977年间,中国院士制度陷入全面停顿时期23
- 四、1979—1992年间,中国院士制度迅速发展时期23-25
- 第四章 中国院士制度的重要确定时期25-29
-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5-26
- 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6-27
-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制度27-29
- 第五章 中国院士制度内部运行的特点29-40
- 一、中国院士制度与马太效应29-30
- 二、中国院士制度与科学奖励系统30-32
- 三、中国院士制度与第四十一席获得者32-34
- 四、中国院士制度中的年龄和性别问题34-37
- 五、中国院士制度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7-40
- 第六章 当代社会各界对中国院士制度的评议40-45
- 一、对院士制度的质疑40-41
- 二、对院士制度的肯定41-42
-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院士问题42-43
- 四、中国院士制度的成果43-45
- 第七章 努力促进我国院士制度更好发展45-50
- 一、明确办院思路,促进我国院士制度的更好发展45
- 二、完善各项制度,严把院士增选关45-46
- 三、停止院士的炒作,更好发挥院士作用46-47
- 四、加强监督,提高当选院士的整体素质47-48
- 五、借鉴学习国外经验,促进我国院士制度的更好发展48-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爱国;;国家科技奖励是通向院士大门的敲门砖吗?[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菲;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历史语境和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羽娜;中国院士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