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孔子的科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31 00:51
  孔子一生著述甚丰,其编纂的六部儒家经典及其门人和后世弟子辑录的《论语》、《礼记》,不仅较好保持了古代文献原貌,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教育思想,也记述了大量古代科学知识,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科学思想。孔子的科学思想虽散见于各经典中,但体系较完整,包含着丰富的天道观、地道观、人道观等思想。孔子的科学思想包含着强烈求真创新的探索精神、鲜明知德无神的科学特质、浓厚惜生爱物的人文关怀、科学敬天畏命的规律意识。深入发掘孔子科学思想,汲取其天道贵生、客观求实、为仁从善的科学智慧,有助于我们防范科技进步这把“双刃剑”对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澄清对孔子科学思想的历史误读、追寻其科学思想的现实价值,为儒家科学思想正本清源,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任务。孔子的科学思想是后世儒家科学思想的源头。孔子曾问道老子,获得对自然规律演化之“道”的领悟,为其在《易经》中探讨自然变生的条件、推导卦历演化的规律乃至阐释宇宙运动的法则,提供了科学观测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孔子又记载了大量天文现象、解析了春秋寒暑、推演了农时历法,还记录了大量古代动物植物、山川河泽、气象水文以及各种地质灾害现象,甚至提出了大衍之数的万物运演假说、...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第2章 问道老子:孔子科学思想的渊源
    2.1 五十问道:有得于老子之旨
        2.1.1 求而不得:究道法而探天地
        2.1.2 思悟三月:研至道而返自然
        2.1.3 观水有术:秉至柔而述中和
    2.2 道家之道与儒家之道
        2.2.1 老子之道
        2.2.2 孔子之道
        2.2.3 阴阳之道的科学意蕴
第3章 五十究易:探索万物变生的法则
    3.1 日月为易:天主人从的天命观
        3.1.1 后其祝卜,观其德义
        3.1.2 历象日月,敬授人时
        3.1.3 理人伦而明王道
    3.2 占筮卜算:孔子的预测思想
        3.2.1 术中有数、数中有术
        3.2.2 阴阳不测之谓神
    3.3 天下之象:《易传》中的数学思想
        3.3.1 君子以制数度
        3.3.2 易数五类
        3.3.3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3.4 对《易经》的科学性评判
第4章 天道论:破译自然演化的规律
    4.1 乾天之道:孔子的时空观假设
        4.1.1 日中则昃
        4.1.2 月盈则食
        4.1.3 晦至朔旦
        4.1.4 纪日记年
    4.2 治历明时:孔子的历法推算
        4.2.1 先王之道,观象授时
        4.2.2 大明始终,六位时成(六龙太阳历)
        4.2.3 日中无影,太极相生(先天八卦历)
        4.2.4 阴阳相薄,万物所归(后天八卦历)
        4.2.5 大衍之数,以象四时(卦象与历法的关系)
    4.3 孔子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5章 地道论:揭示地物变迁的本真
    5.1 观法于地:孔子的地理学知识
    5.2 观鸟兽文:孔子的动物学知识
    5.3 坤气不至:孔子的自然灾害记录
    5.4 孔子地理学和博物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第6章 人道论:解码生命现象的奥妙
    6.1 二气起源:孔子的生命观假说
        6.1.1 天地合气:二气氤氲而生机始出
        6.1.2 性命之端:奇偶阴阳而道合化成
        6.1.3 明天察民:与天地合其德
        6.1.4 天人交感:君子道与天地之共鸣
    6.2 勿药可喜:孔子的医学思想
        6.2.1 不作巫医:孔子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6.2.2 五运六气:《通卦验》中的经脉理论
    6.3 四时合序:孔子的养生思想
        6.3.1 恬淡虚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6.3.2 弦歌雅颂:用音乐方式进行养生
        6.3.3 和于术数:顺时养生,不时不食
    6.4 孔子人道论的科学价值
第7章 孔子科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7.1 孔子科学思想中的璀璨精华
        7.1.1 穷究天理的探索精神
        7.1.2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客观立学思想
        7.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
    7.2 孔子科学思想的表达艺术
        7.2.1 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7.2.2 质朴自然的理性逻辑
        7.2.3 喻事于理的睿言智思
        7.2.4 述而不作的史家节操
    7.3 孔子科学思想中的历史糟粕
        7.3.1 阻碍人对未知的探索
        7.3.2 对自然变化预估不足
        7.3.3 对科技发展形成思想桎梏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易经》中的自然观[J]. 谭清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3)
[2]天主人从:前孔子时期的天人观及其原因[J]. 沈顺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孔子的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思想探析[J]. 刘克兵,韩广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16(09)
[4]儒学经典中的数学知识初探——以贾公彦对《周礼·考工记》“■氏为量”的注疏为例[J]. 朱一文.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5(02)
[5]《论语》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J]. 孙保学.  重庆社会科学. 2015(04)
[6]丁肇中“三问三不知”[J]. 周士君.  意林文汇. 2014(10)
[7]孔子与《周易》[J]. 唐明邦.  中国儒学. 2013(00)
[8]孔子与算盘[J]. 易同祥.  数学小灵通(1-2年级版). 2013(10)
[9]论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思想[J]. 谷洪彦.  菏泽学院学报. 2013(01)
[10]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J]. 孙孝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2(06)

硕士论文
[1]自然灾害与春秋鲁国社会[D]. 杨欢欢.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孔子易学哲学思想研究[D]. 程旺.曲阜师范大学 2011
[3]中国古代科学观研究[D]. 李玉辉.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周易》的自然科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科学的启示[D]. 胡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美国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D]. 许莺.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7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67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