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成果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16:09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成果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当今社会,社会资本的拥有量与质量是人们取得职业成果的因素,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时候还会被看作是不公平竞争的一个因素。科技人才从事科研工作,虽然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创新”应该是科研工作的灵魂以及标志,所以创新行为水平也应该是其科研成果的决定因素,但科研工作归根到底依旧是各类职业工作中的一种,因此青年科技人才所从事的科研成果亦与其社会资本亦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在青年科技人才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中是否也有体现?它在多大程度上有影响?它是如何影响的?这便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基于现实背景和理论,本文认为:1.社会资本影响科研成果2.社会资本对科研成果的影响作用至少部分是因为创新行为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而引起的。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青年科技人才的社会资本与其科研成果正相关;2.青年科技人才所具有的创新行为表现与其科研成果正相关;3.青年科技人才所具有的社会资本是通过其创新行为对其科研成果起作用的,创新行为是中介变量;4.青年科技人才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对其创新行为、科研成果具有倒U形的二次影响。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四川青年人才中的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数据的相关分析证伪了一般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认为一般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一般社会资本对科研成果不造成影响;证实了学术圈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之间的相关关系,学术交往的人数与频率均会影响科研成果量。另外,创新行为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非常强,其相关性大于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学术圈社会资本、创新行为以及社会资本三者之间都存在相关性,而在控制创新行为后,学术圈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的相关关系明显减弱了,证实了创新行为在社会资本对科研成果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且认为,学术圈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以及科研成果并没有倒U形的二次影响。学术圈社会资本、创新行为对科研成果的高低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本文的这些结论,一可以为社会资本在科研工作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实证数据以及结论,,二由于厘清了创新行为、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释科研规律,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自己以及社会大众对创新行为、社会资本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重新认识,以使青年科技人才获得更好的科研心态、资源,拥有更科学的科研规划,使人与社会能在一种更和谐的关系中彼此得到发展。
【关键词】:社会资本 创新行为 科研成果 中介变量 青年科技人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22;C96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附表目录10-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12-13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意义13-16
- 一、 现实意义13-15
- 二、 理论意义15-16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16-19
- 一、 研究方法16-17
- 二、 研究框架17
- 三、 本论文的结构17-1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9-27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创新行为及其测量方式19-23
- 一、 社会资本19-20
- 二、 创新行为20-23
- 第二节 本研究各核心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23-25
- 一、 科研成果影响因素中的社会资本与创新23
- 二、 社会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23-24
- 三、 创新与工作绩效的关系24-25
- 四、 社会资本与创新行为的关系25
- 第三节 小结25-27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的提出27-32
- 第一节 概念界定27-28
- 第二节 研究假设28-32
- 一、 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关系的假设28-29
- 二、 创新行为与科研成果关系的假设29
- 三、 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29
- 四、 社会资本与创新行为关系方向的假设29-30
- 五、 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关系方向的假设30
- 六、 假设总结30-32
- 第四章 问卷设计、变量的操作化32-40
- 第一节 问卷设计过程32
- 第二节 变量的操作化32-34
- 一、 社会资本的操作化及测量32-33
- 二、 创新行为的操作化及测量33
- 三、 科研成果的操作化及测量33-34
- 四、 其他变量的测量34
- 第三节 量表的修订34-39
- 一、 量表修订原因35
- 二、 修订量表的的方法与步骤35-39
- 第四节 完整问卷(初测)的形成与问卷初测39-40
- 第五章 正式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的评估40-53
- 第一节 实施正式调查40-41
- 一、 确定样本大小40
- 二、 抽样方法及调查的具体方法40-41
- 第二节 问卷录入与数据清理41-43
- 一、 数据预处理41-42
- 二、 数据的净化42-43
- 第三节 样本描述43-48
- 一、 工作学习单位43-44
- 二、 年龄44-45
- 三、 性别与婚姻状况45-46
- 四、 学历、学位46
- 五、 学科46
- 六、 职称46-47
- 七、 工作时间47
- 八、 面向青年人才的专项课题或科研资助资助47
- 九、 个人需要47-48
- 第四节 信效度检验48-53
- 一、 区分度检验48-49
- 二、 信度检验49
- 三、 效度检验49-53
- 第六章 统计描述、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53-73
- 第一节 统计描述53-64
- 一、 社会资本53-59
- 二、 创新行为59-60
- 三、 科研成果60-64
- 第二节 假设检验64-73
- 一、 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检验64-66
- 二、 创新行为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检验66-67
- 三、 社会资本通过创新行为中介作用影响科研成果的假设检验67-69
- 四、 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科研成果的二次影响检验69-70
- 五、 科研成果的逻辑回归70-73
- 第七章 访谈资料分析73-79
- 第一节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及访谈内容73-74
- 第二节 访谈结果74-78
- 一、 社会资本以及创新行为对科研成果的影响74-75
- 二、 社会资本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75
- 三、 倒 U 形的曲线75
- 四、 科研成果在学科上的差别75-76
- 五、 科研成果在性别、婚姻状况上的差异76-77
- 六、 科研成果在年龄、工作时间上的差异77
- 七、 科研成果在职称上的差异77
- 八、 科研成果在工作单位种类上的差异77
- 九、 学术圈社会交往对创新行为、科研成果的促进作用77-78
- 十、 对目前政策环境的看法78
- 第三节 访谈小结78-79
- 第八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79-87
- 第一节 对《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行为评价量表》的实证检验79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与讨论79-80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创新行为在人口学上的差异80-81
- 一、 年龄80
- 二、 性别80
- 三、 职称80-81
- 四、 学科81
- 五、 学历81
- 六、 婚姻状况81
- 七、 工作学习单位81
- 第四节 各控制变量与科研成果的相关分析结果与讨论81-83
- 第五节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与讨论83-84
- 一、 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的相关关系83
- 二、 社会资本、创新行为对科研成果影响的比较83
- 三、 创新行为作为社会资本与科研成果中介变量的验证83-84
- 第六节 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科研成果的倒 U 型二次影响84
- 第七节 科研成果对社会资本、创新行为的逻辑回归84
- 第八节 假设的检验结果84-85
- 第九节 研究问题的结果总结85-87
- 第九章 对策建议87-89
- 第一节 个人方面87
- 第二节 政策方面87-89
- 第十章 研究的局限性以及研究展望89-91
- 第一节 局限性89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9-91
- 参考文献91-93
- 附录93-98
- 后记98-101
- 个人简历101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柳钦;;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J];东方论坛;2007年03期
2 阎海峰,鲁直;社会资本:认识网络组织的一个新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黄秋雯;;个体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刘芳,李燕萍;社会资本的创新功能及其积聚途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6期
5 游浚;张斌;;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创新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6期
6 顾琴轩;王莉红;;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科研人员个体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10期
7 张相林;;科技人才创新行为评价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成果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