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中药单体成分川芎嗪的药用专利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3 01:22
  川芎嗪是广受关注的源自中药的单体活性成分,本文对以川芎嗪为主题的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介绍川芎嗪用途、组合物、制剂等专利申请概况,重点关注川芎嗪衍生物为主题的专利申请,对其分类、涉及用途作具体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川芎嗪提供思路。 

【文章来源】:山东化工. 2020,49(18)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中药单体成分川芎嗪的药用专利分析


川芎嗪化学结构

川芎嗪,专利申请量,历年,专利申请


检索到全球涉及川芎嗪的药用专利申请共计356件(部分专利涉及川芎嗪作为香味物质、饮片或药物中质控物质等未实际涉及药物用途应用,已排除),如图2所示:2002年以前申请量极少,2002年以后申请量大幅增加,其中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占据全部专利申请量的93%,体现川芎嗪作为中药单体化合物、主要在我国受到关注和研究。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数量寥寥,这些专利主要来自中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通过统计发现,涉及川芎嗪的专利申请的主题主要包括制药用途、组合物、制剂和衍生物等四类,如图3所示,其中组合物主题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常年持续保持较高占比,而衍生物主题的专利申请在2010年后,也就是近10年以来数量大幅增加,体现了研究重点倾向性的改变。而2017年以后的申请文件还存在尚未公开的情况,因此2017年之后显现出申请量大幅下降的情况。

主题,历年,专利申请,申请人


通过统计发现,涉及川芎嗪的专利申请的主题主要包括制药用途、组合物、制剂和衍生物等四类,如图3所示,其中组合物主题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常年持续保持较高占比,而衍生物主题的专利申请在2010年后,也就是近10年以来数量大幅增加,体现了研究重点倾向性的改变。而2017年以后的申请文件还存在尚未公开的情况,因此2017年之后显现出申请量大幅下降的情况。申请人方面,如图4所示:横坐标表示专利申请的主题,纵坐标表示申请人类型,可以看出,川芎嗪不同的主题专利申请在申请人分布上有较大区别。组合物专利申请整体数量最大,其中大部分来自企业,与企业以产品为主导的实际情况相符;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主要包括研究所、医院等,最重视川芎新用途的拓展;衍生物的研究偏重于化学研究,且往往要配合药理实验验证产物活性,需要申请人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因此往往由高校和企业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姜宇懋,王丹巧.  中国现代中药. 2016(10)
[2]川芎嗪及其衍生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边晓丽,陈学敏,刘艳霞,潘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11)
[3]川芎嗪氮上取代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J]. 陈学敏,谢人明,郑旭光,潘青.  西北药学杂志. 2001(04)
[4]人体内川芎嗪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稳定同位素法测定[J]. 江骥,胡蓓,李晓明,叶云鹏,王世真.  中国药学杂志. 1994(07)
[5]川芎Ⅰ号碱(川芎嗪)技术鉴定会报道[J].   医药工业. 1977(Z1)



本文编号:3547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47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