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创新成果推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9:29
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民间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民间创新成果推广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中的民间创新是指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但并未进入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散落在民间的农民创新成果。创新成果简单实用,易仿制,创新者维权难;民间创新易于推广,但由于地域性强等原因,推广范围有局限。目前,创新推广方式主要有成立小作坊、示范法和参加展示/推介会三种,并且,推广过程中的传播途径以人际传播为主。民间创新成果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创新者受教育程度低,推广知识与技巧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等;第二,政府在政策及管理上的缺失,现行专利制度的乏力,使政府在帮助民间创新成果推广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政府的不重视,导致社会各界对民间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也是民间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推广的问题之一;第四,推广过程中传播途径单一,限制了民间创新成果更大范围的推广。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创新者应抓住各种机会主动学习,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等;第二,政府也应对民间创新者进行适当培训,同时应在政策、法律制度及鼓励社会各方面支持民间创新成果推广方...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漏斗式猪食槽资料米源:大津财经大学民间创新研究中,自团队拍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J]. 闫博. 北方经济. 2009(06)
[2]鼓励民间创新的政策问题研究[J]. 唐玉莉.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8(10)
[3]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述评[J]. 王文烂,刘伟平,银小柯,简盖元. 福建农业学报. 2008(02)
[4]典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 赵树宽,许超,王嘉嘉. 工业技术经济. 2008(03)
[5]和谐社会环境下的民间创新研究[J]. 胡沫. 河南科技. 2008(01)
[6]试论民间创新的“为”与“不为”[J]. 胡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11)
[7]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J]. 刘笑明. 中国科技论坛. 2007(05)
[8]口碑传播的特点与价值分析[J]. 刘向阳.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6(06)
[9]民间创新机制嫁接中小企业[J]. 冯苏宝.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6(11)
[10]要准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J]. 葛霆.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06)
博士论文
[1]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胡虹文.武汉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分销及信息化建设分析[D]. 孙炳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3930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漏斗式猪食槽资料米源:大津财经大学民间创新研究中,自团队拍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J]. 闫博. 北方经济. 2009(06)
[2]鼓励民间创新的政策问题研究[J]. 唐玉莉.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8(10)
[3]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述评[J]. 王文烂,刘伟平,银小柯,简盖元. 福建农业学报. 2008(02)
[4]典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 赵树宽,许超,王嘉嘉. 工业技术经济. 2008(03)
[5]和谐社会环境下的民间创新研究[J]. 胡沫. 河南科技. 2008(01)
[6]试论民间创新的“为”与“不为”[J]. 胡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11)
[7]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J]. 刘笑明. 中国科技论坛. 2007(05)
[8]口碑传播的特点与价值分析[J]. 刘向阳.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6(06)
[9]民间创新机制嫁接中小企业[J]. 冯苏宝.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6(11)
[10]要准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J]. 葛霆.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06)
博士论文
[1]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胡虹文.武汉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分销及信息化建设分析[D]. 孙炳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3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6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