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科技中介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05 03:14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东莞科技中介对东莞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分析科技中介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找到东莞科技中介业为企业服务的特点与不足,以积累日后继续发展科技中介的经验,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首先鉴于对东莞科技中介的实地考察,介绍了科技中介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服务功能,为下面分析科技中介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铺垫,同时提出东莞科技中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第五部分提建议埋下伏笔。然后依据帕拉哈德、哈默和波特的理论,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生产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子,理论上分析了东莞科技中介对这四个因子的影响,分析角度即是从科技中介的各种服务功能出发,结合事实、案例研究各种功能对以上四个因子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同时用计量回归模型对东莞科技中介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实证研究。本文先用企业国际竞争力对科技中介的发展状况作回归,研究宏观影响效果;再用四因子分别对科技中介的具体服务功能作回归,研究微观因素层面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对分析作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运用,本论文证实了东莞科技中...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莞企业国际竞争力(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对东莞科技中介发展状况
只要计量模型中东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状况与企业劳动生产率向关系,就认为东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变量是因为时间的增长才都增长的可能性。在此假定下,结合此图看出,东莞市企业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国际竞技中介的发展状况存在正比关系,东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的确促进了企(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种正比关系下,再结合散点图,可以推测东莞市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与科技中介的发展状况的数量关系可以设定成正比线性模型L=α1+β1D+υ1 (1)代入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L^=14392.43+13.64817D (1)’以下是模型 1 的一些结论:
东莞市科技中介产学研服务情况(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单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03 1001 106 86 118 146 92 338 莞市统计局网东莞科技中介促进技术转移服务情况(东莞技术转移合同项目数,单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44 131 78 45 20 28 54 81 2莞市统计局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ati,用“东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量)对东莞市科技中介产学研结合促进服务(plr)、公共研发务(tt)作回归,得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在发展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中的作用探讨[J]. 王亚萍. 农业科技管理. 2008(04)
[2]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机制研究[J]. 王水莲. 北京社会科学. 2008(04)
[3]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J]. 洪晓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7)
[4]河北省科技自主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研究[J]. 李远,石亚碧. 当代经济管理. 2008(05)
[5]东莞传统产业升级问题探讨[J]. 邓宇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02)
[6]关于烟台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的调查[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7(11)
[7]广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李啸,朱星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07(09)
[8]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 苏跃增,徐剑波. 教育发展研究. 2006(23)
[9]对东莞经济发展的思考[J]. 李玉辉. 金融经济. 2006(14)
[1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本情况论述[J]. 袁伟. 太原科技. 2006(06)
博士论文
[1]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武汉理工大学 2007
[2]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吉林省知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D]. 田爱玲.吉林大学 2007
[2]长春市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研究[D]. 崔滨.吉林大学 2007
[3]东莞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 顾忠华.暨南大学 2006
[4]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陈兵.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4454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莞企业国际竞争力(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对东莞科技中介发展状况
只要计量模型中东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状况与企业劳动生产率向关系,就认为东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变量是因为时间的增长才都增长的可能性。在此假定下,结合此图看出,东莞市企业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国际竞技中介的发展状况存在正比关系,东莞市科技中介的发展的确促进了企(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种正比关系下,再结合散点图,可以推测东莞市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与科技中介的发展状况的数量关系可以设定成正比线性模型L=α1+β1D+υ1 (1)代入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L^=14392.43+13.64817D (1)’以下是模型 1 的一些结论:
东莞市科技中介产学研服务情况(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单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 103 1001 106 86 118 146 92 338 莞市统计局网东莞科技中介促进技术转移服务情况(东莞技术转移合同项目数,单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44 131 78 45 20 28 54 81 2莞市统计局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ati,用“东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量)对东莞市科技中介产学研结合促进服务(plr)、公共研发务(tt)作回归,得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在发展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中的作用探讨[J]. 王亚萍. 农业科技管理. 2008(04)
[2]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机制研究[J]. 王水莲. 北京社会科学. 2008(04)
[3]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J]. 洪晓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7)
[4]河北省科技自主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研究[J]. 李远,石亚碧. 当代经济管理. 2008(05)
[5]东莞传统产业升级问题探讨[J]. 邓宇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02)
[6]关于烟台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的调查[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7(11)
[7]广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李啸,朱星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07(09)
[8]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 苏跃增,徐剑波. 教育发展研究. 2006(23)
[9]对东莞经济发展的思考[J]. 李玉辉. 金融经济. 2006(14)
[1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本情况论述[J]. 袁伟. 太原科技. 2006(06)
博士论文
[1]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武汉理工大学 2007
[2]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吉林省知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D]. 田爱玲.吉林大学 2007
[2]长春市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研究[D]. 崔滨.吉林大学 2007
[3]东莞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 顾忠华.暨南大学 2006
[4]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陈兵.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4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61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