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5 03:52
根据系统学的观点,科技与经济可视为社会发展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两者的良性互动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对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东部、西部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夹击”的态势中,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而省会城市往往对省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大程度的推动作用。因此,系统研究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的相关性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国内外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城市科技竞争力与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结合中部省会城市的实际情况,从科技投入、教育平台、科技产出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的18个指标体系;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20个指标体系。 论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城市科技竞争力水平、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综合得分,通过排序,得出武汉市和长沙市的科技一直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合肥市及郑州市的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南昌市、太原市的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欠...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现状
1.3.1 科技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经济综合实力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3 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理论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研究
2.1 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测度
2.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2 测度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2.1.3 城市科技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2.2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测度
2.2.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 测度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2.2.3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测度指标体系
2.3 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模型
2.3.1 主成分分析
2.3.2 相关度测度方法
2.3.3 回归模型
2.3.4 协调度测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3.1 科技竞争力分析
3.1.1 数据的收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3.2.1 数据的收集
3.2.2 数据的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
4.1 南昌市
4.2 武汉市
4.3 长沙市
4.4 太原市
4.5 合肥市
4.6 郑州市
4.7 平均科技竞争力与平均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昌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对策
5.1 科技竞争力提升对策
5.2 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对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宁市综合经济实力研究[J]. 钟小敏. 市场论坛. 2010(07)
[2]沈阳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分析[J]. 孔凡文,王英华,才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J]. 龚承刚,李妍. 统计与决策. 2010(11)
[4]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区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 夏国恩,兰政海. 特区经济. 2009(12)
[5]湖北省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 李逢高.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05)
[6]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J]. 徐晓林,黄艳. 中国软科学. 2009(06)
[7]云南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比较研究[J]. 武友德,吴映梅,张学波,陈长瑶,杨永生.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5)
[8]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J]. 张磊.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9)
[9]陕西科技与经济关系不协调性分析[J]. 车茹雅,蒋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8)
[10]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 郭景涛. 北方经济. 2008(10)
博士论文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 孙凯.西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福建省县域科技竞争力评价[D]. 石少雄.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福建省农业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D]. 臧春荣.福建农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1871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现状
1.3.1 科技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经济综合实力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3 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理论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研究
2.1 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测度
2.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2 测度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2.1.3 城市科技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2.2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测度
2.2.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 测度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2.2.3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测度指标体系
2.3 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模型
2.3.1 主成分分析
2.3.2 相关度测度方法
2.3.3 回归模型
2.3.4 协调度测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3.1 科技竞争力分析
3.1.1 数据的收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3.2.1 数据的收集
3.2.2 数据的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
4.1 南昌市
4.2 武汉市
4.3 长沙市
4.4 太原市
4.5 合肥市
4.6 郑州市
4.7 平均科技竞争力与平均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昌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对策
5.1 科技竞争力提升对策
5.2 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对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宁市综合经济实力研究[J]. 钟小敏. 市场论坛. 2010(07)
[2]沈阳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分析[J]. 孔凡文,王英华,才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J]. 龚承刚,李妍. 统计与决策. 2010(11)
[4]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区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 夏国恩,兰政海. 特区经济. 2009(12)
[5]湖北省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 李逢高.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05)
[6]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J]. 徐晓林,黄艳. 中国软科学. 2009(06)
[7]云南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比较研究[J]. 武友德,吴映梅,张学波,陈长瑶,杨永生.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5)
[8]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J]. 张磊.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9)
[9]陕西科技与经济关系不协调性分析[J]. 车茹雅,蒋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8)
[10]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 郭景涛. 北方经济. 2008(10)
博士论文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 孙凯.西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福建省县域科技竞争力评价[D]. 石少雄.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福建省农业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D]. 臧春荣.福建农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1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70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