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织结构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4:05
本文关键词:新型组织结构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内科研机构长期以来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以职能权力为导向的直线职能制的结构形式,不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科研机构的发展。本论文在全面总结主要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组织结构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分析了新型组织结构的优越性与适用条件的限制,提出了观念创新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是文中深入研究了信息时代科研机构的组织特征和科研管理的特殊性。这是探讨科研机构选择适用组织结构的基础,文中从组织静态特征、组织动态运行和科研管理三方面深入地对科研机构进行剖析,分析了科研型组织在资源、成员、任务和运行等方面的特殊性。长期沿袭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中行政管理成分过重,不适应综合性科技创新机构的特点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 二是提出了矩阵式结构在科研机构中的适用性。本文结合科研机构的组织特征,系统深入地分析矩阵制结构在科研机构的应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在科研机构中有很大的适应性,有效解决了学科专业与项目脱节的问题,同时,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跨学科研究合作的问题。随后本文对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三是分析了网络组织对科研机构的影响,认为网络组织对提高科研机构的柔性和灵活性有重要作用,结合科研机构的特点,提出了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提高科研效率,充分利用科研资源的有效组织结构形式;对我国科研机构具体实施网络化,就改变观念,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四是探讨了虚拟组织对我国科研机构组织结构的启示,提出了虚拟组织是我国科研机构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全面分析了虚拟科研组织的应用对我国科研机构的影响,提出了科研机构虚拟化的发展思路。以案例和理论分析论证了虚拟研究中心是我国建立虚拟型科研组织的方向。针对目前科研机构虚拟化设计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具体修正与补充措施。 五是探讨了科研型组织结构内部信息流动的特征,总结了信息流通的完备性、多样性与开放性三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把熵理论引入到对组织结构的定量分析中,初步分析了熵理论在组织结构中的应用,运用时效质量模型分析了组织结构静态下的有序度,在分析组织结构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定义了组织结构的变化熵和柔性度,解决了如何建立模型度量组织结构柔性的问题。并利用模型具体分析了矩阵制组织结构的柔性优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提出了科研型组织设计其组织结构时应注意增强其应变能力和敏捷性。 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科研机构信息化、知识化、创新化、敏捷化。文章根据理论分析和时代特点,提出了今后科研机构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研机构 新型组织结构 熵 柔性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322.2
【目录】:
- 0 前言8-13
- 0.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8
- 0.2 文献综述8-10
- 0.3 研究方法10-11
- 0.4 文章结构11
- 0.5 本文的创新之处11-13
- 1 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13-32
- 1.1 组织结构概述13-18
- 1.1.1 组织结构的概念13-14
- 1.1.2 传统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4-17
- 1.1.3 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17-18
- 1.2 传统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与分析18-23
- 1.2.1 传统组织结构的主要模式18-21
- 1.2.2 传统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21-23
- 1.3 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与新型组织结构的兴起23-32
- 1.3.1 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23-25
- 1.3.2 新型组织结构的兴起25-30
- 1.3.3 传统组织结构与新型组织结构的比较30-32
- 2 科研机构的组织特征与现状分析32-38
- 2.1 科研机构的概念32
- 2.2 科研型组织的特征32-35
- 2.3 我国目前科研机构组织结构现状分析35-37
- 2.4 我国科研机构组织结构改革的方向分析37-38
- 3 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38-45
- 3.1 引言38-39
- 3.2 矩阵式组织结构风头正起39
- 3.3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应用分析39-43
- 3.4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组织管理43
- 3.5 加强课题制管理,,促进矩阵制结构运用43-45
- 4 网络型组织结构在科研中的应用45-52
- 4.1 网络组织的概念45-46
- 4.2 网络组织结构的特征与优势46-49
- 4.2.1 网络组织结构的特征46-48
- 4.2.2 网络组织结构应用的优势表现48-49
- 4.3 建立网络型组织结构的条件49
- 4.4 实行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代表一微软49-50
- 4.5 对我国科研机构组织结构网络化的几点启示50-52
- 5 虚拟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研究52-60
- 5.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虚拟组织理论的提出52-54
- 5.2 虚拟科研组织的特征54-55
- 5.3 虚拟组织研究开发实例55-56
- 5.4 通虚拟科研组织概念对我国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意义56-58
- 5.4.1 虚拟科研组织的应用对我国科研机构的影响56
- 5.4.2 我国目前虚拟科研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思路56-58
- 5.5 我国建立虚拟型科研组织的方向—虚拟研究中心58-59
- 5.6 科研机构的虚拟化设计—科层组织的修正与补充59-60
- 6 科研机构组织结构有序度与柔性度的熵分析60-69
- 6.1 引言60-61
- 6.2 科研型组织结构信息流动的特征61-62
- 6.3 组织结构的静态分析—有序度62-64
- 6.3.1 系统的时效62-63
- 6.3.2 系统的质量63-64
- 6.4 科研型组织结构的动态分析—柔性度64-67
- 6.5 模型分析与科研机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启示67-69
- 7 结论与展望69-76
- 7.1 结论69-70
- 7.2 科研机构未来组织结构形式展望70-76
- 参考文献76-78
- 致谢7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蒙;杨志萍;;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管理及报告[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远宏;科学事业单位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隋明兰;成长性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谢敏;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冀鹏伟;基于熵理论的部队指挥作战系统的描述与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陈欢;陕西省科教系统体育科技资源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组织结构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0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