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7地市科技创新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17地市科技创新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体系 因子分析 FCM聚类 DEA数据包络分析 粗糙集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科技创新系统,运用因子分析与FCM聚类方法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展开研究,同时运用DEA方法及粗糙集理论对其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有助于山东省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战略的制定,丰富了区域科技创新领域的计量方法,同时拓展了粗糙集理论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等内容。第2章对科技创新体系内涵进行界定与说明,依据指标构建原则,从科技创新投入、成果产出、信息扩散、社会效益产出、外部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山东省17地市科技创新能力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3章运用因子分析,,给出了山东省17地市2011年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排名,运用FCM方法依据科技创新能力对17地市进行了聚类,并研究了各聚类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相关因素发展的均衡性。经研究,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优于中西部地区;依据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17地市可做如下聚类:{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为第1类;{淄博市、潍坊市、莱芜市}为第2类;{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德州市、滨州市}为第3类;{日照市、临沂市、聊城市、菏泽市}为第4类;{东营市、威海}为第5类,前两类地区环境支撑能力及社会效益产出水平相对较低;3、4类地区分别在环境支撑、社会效益产出方面相对较强,而第5类地区创新投入水平相对较差。第4章运用DEA方法对17地市2011年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并引入变精度粗糙集理论,建立了科技创新效率评价规则。研究发现,有14个地市,科技创新活动至少纯技术效率有效,DEA效率无效的地市,除莱芜市外均处于科技创新规模效益递减状态,临沂与聊城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及科研人员数两投入变量存在冗余,专利授权量与发明专利授权量两产出变量未达最大产出,科技创新活动资源配置及管理水平需要改进与提高;同时,运用变精度粗糙集理论,对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的条件属性集进行约简可得到4个约简集合并导出相应的决策规则。第5章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 因子分析 FCM聚类 DEA数据包络分析 粗糙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7;F2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6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16-17
- 1.4.1 研究目标16
- 1.4.2 研究内容16-17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17-19
- 1.6 研究创新点19-21
- 第2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1-30
- 2.1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内涵界定21-23
- 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23-25
- 2.3 区域科技创系统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25-26
- 2.4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26-27
- 2.5 科技创新系统指标体系构建27-29
- 2.5.1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7-29
- 2.5.2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9
- 小结29-30
- 第3章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30-51
- 3.1 研究思路30-31
- 3.2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能力分析基本模型31-35
- 3.2.1 因子分析基本模型31-33
- 3.2.2 FCM 聚类基本模型33-35
- 3.3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35-40
- 3.4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能力 FCM 聚类分析40-42
- 3.5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均衡性分析42-49
- 小结49-51
- 第4章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效率研究51-68
- 4.1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基本模型与理论51-57
- 4.1.1 数据包络分析(DEA)基本模型51-55
- 4.1.2 粗糙集及变精度粗糙集基本理论55-57
- 4.2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 DEA 效率评价57-60
- 4.3 山东省 17 地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决策规则研究60-66
- 4.3.1 决策属性集构建60-61
- 4.3.2 条件属性集构建61-62
- 4.3.3 条件属性集约简62-63
- 4.3.4 决策规则生成63-66
- 小结66-68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8-72
- 5.1 本论文主要结果68-69
- 5.2 对策建议69-70
- 5.3 不足与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 A 科技创新系统指标体系标数据75-78
- 附录 B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相关系数矩阵78-80
- 附录 C 条件属性集指标值80-81
- 附录 D 条件属性集指标值离散化结果81-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82-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云飞,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份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2 刘友金,李洪铭,叶俊杰;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方旋,刘春仁,邹珊刚;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9期
4 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5 胡建廷;郑冰;马健;;山东海洋科技创新现状刍议[J];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6 张克英;黄瑞华;朱爱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7 刘耀彬,王启仿,宋学锋;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9期
8 任伟中,梁守恕,周兆兴;建立武汉市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若干设想[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03期
9 李廉水;论完善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依据及思路[J];科技与经济;2002年01期
10 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永义;鲁苏浙粤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D];山东大学;2010年
2 马吉山;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孙敏霞;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23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2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