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学术问责制理论解析

发布时间:2017-07-14 02:20

  本文关键词:学术问责制理论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问责 学术不端 制度缺陷


【摘要】:制度性供给不足是学术不端泛滥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学术问责理论研究滞后与学术问责实践不足阻碍了学术问责制度的健全。学术问责制是学术共同体契约性制度规范的总称,它的构建对遏制学术不端、改善学术环境、提高科研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对学术问责制进行理论剖析有助于我们加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人事处;
【关键词】学术问责 学术不端 制度缺陷
【基金】: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学术问责制研究”(编号10YJC880105)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行政问责制国际比较研究”(编号12BZZ04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311
【正文快照】: 作者郑宏宇,燕山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河北秦皇岛066004)学术不端行为违背学术伦理、阻碍科研创新、浪费学术资源,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学术诚信之所以丧失,制度性供给不足是其根本性缺陷。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学术伦理、学术道德与法律裁决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树峰;;教育问责制: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丽娟;王永崇;;大学市场化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徐木兴;;高校教育问责制实施途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3 莫丽娟;王永崇;;大学市场化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4期

4 王峰;;“教”、“学”权责对称: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底线[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冯瑶;;美国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08期

6 高林峰;;美国高等院校问责制发展研究及启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3期

7 司林波;郑宏宇;;教育问责制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1期

8 吴景松;;问责制: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的试金石[J];教育与职业;2007年21期

9 吕光杰;李明;;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问责制的路径探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李辉;罗琬华;;例析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责制[J];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鹏;私校公助:澳门的视点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7 侯小兵;认同与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身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陈大兴;高等教育中责任与问责的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勇;卡塔尔新世纪基础教育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翦;美国中小学教育绩效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峰;我国教育部门行政问责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刘旭;义务教育法问责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艳丽;高校问责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轶菁;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杨朝;校长问责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云龙;公立普通高中“三限”政策失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艳;高校合并后教育质量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吴先芳;构建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探讨[D];湖南大学;2007年

9 姬璐璐;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莉;试论我国高校问责制度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智才;;学术不端,谁之责任?[J];科技导报;2012年10期

2 ;学术不端十大行为[J];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黄怡胜;;从论文造假看国内学术不端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赵春雷;;学术不端者的下场[J];世界科学;2009年09期

5 欧阳琼;王菊;;研究生学术不端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导刊;2011年03期

6 ;《自然》社论:学术不端调查请勿拖沓——资助和评定机构应起监督问责作用,校方需积极调查并公开结果[J];河南科技;2011年11期

7 李靖波;厉亚;;学术不端:内涵、类别、根源与治理[J];科技与出版;2011年08期

8 ;关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删除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通知[J];学会;2011年08期

9 ;《现代预防医学》正式开通学术不端检测公告[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21期

10 王倩;林燕英;张艳艳;金晓明;;科技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分析与对策[J];编辑之友;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彦卿;黄萍;王艳;马莎;陈强;;刍议学术不端论文的几种“类学术不端”现象[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侯丽珊;;编辑部如何在遏制学术不端中发挥作用[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3 罗薇;;浅析国外打击学术不端的启示[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林义华;;学术不端论文的编校处理策略[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颜峻;侯风华;黄莉;徐胜;;防范学术不端,净化高校学风——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体会[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杨永强;;谈地学期刊稿件的初审兼论防范学术不端[A];2012年第四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吕小红;;学术不端与学术期刊制度建设[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研究中一个易被忽略的人群——刍议编辑对系统坚定实践者角色的背离[A];第十二届2014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田军;孙立华;赵阳;;稿件送审过程中编辑作用的提升[A];2012年第四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莹;蔡晶晶;温小杰;孙丽萍;;学术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问题初探[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旭初;学术不端是“家丑”更是“公敌”[N];商务时报;2007年

2 吴龙贵;你批我搞特权我查你学术不端[N];济南日报;2014年

3 记者 丁静 张漫子;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可被开除[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武洁;“学术不端教育”别踢出“乌龙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杜晓;记者调查 学术不端持续蔓延几成潜规则[N];法制日报;2009年

6 肖国忠;向“自曝学术不端”的行为致敬[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慕海燕 恭明;“学术不端”行为:高校要做零容忍[N];哈尔滨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冯建华;完善制度,匡正学术不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吴庚振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不端如同滋生裂变的“病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陈宝泉;遏制学术不端离不开大学自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晓丽;法治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认定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王俊哲;研究生学术不端认定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3 许竹青;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学术不端治理对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4 张楠;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5 王慧;法律责任意识培养对防治学术不端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莹;我国高校学术不端问题防范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刘学坤;现代性视野下大学学术不端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39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39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