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复杂性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复杂性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摘要】:在引入复杂性科学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复杂系统特征,结合结构学派研究方法和复杂性研究方法,基于管理墒理论的原理,从结构复杂性、功能复杂性和信息转化复杂性(信息转化率)三维评价尺度的视角,建立区域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复杂性状况的评价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对黑龙江省2011—2013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合作网络复杂度逐年提升,合作网络日趋完善.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
【关键词】: 企业 科研院所 合作创新 复杂性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0306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GL00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2304120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基金(HEUCF140907)
【分类号】:F276.42;G322.2
【正文快照】: Complexity eval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research institutes'collaboration networkSUYi1’2,DUANYu1(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2.Enterprise InnovationResearch Institute,Harbin Engineering Univ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杜欣;;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4期
2 苏屹;;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3 李恒;李佳凤;;校企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综述[J];创新;2013年06期
4 宋华岭,王今,翟从敏;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理论[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宋华岭,刘全顺,刘丽娟,刘仁宝,Cornelis Reiman;管理熵理论——企业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评价的新尺度[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李柏洲;苏屹;;基于超循环的大型企业原始创新仿生协同演化[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3期
7 卢中华;李岳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1期
8 江海,马强;重构适合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5期
9 王浩;梁耀明;;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10 张万宽;;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学研技术联盟绩效研究——基于资源依附和交易成本的分析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刘微微;;基于熵权理论的工程施工风险评价[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2 李峰;余秋英;喻晓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步伐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3 苏恒强;陈桂芬;朱春娆;孙杨;;熵权系数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席成孝;;从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看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张靖;刘维平;王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驾驶中人因失误分析研究[J];安全;2011年03期
6 程力;韩国柱;宋国合;;基于熵理论的装备训练管理组织结构优化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8年08期
7 徐向艺;任荣;;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J];比较管理;2011年01期
8 雷惊雷,蔡生民,杨迈之,罗久里,李凌杰;电化学振荡研究概况[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9 陈长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带动高校文化产业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10 李国林,施聚生,赵曦;最大信息熵引信起爆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龙;刘智跃;;产学研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栋;李满春;陈振杰;魏巍;胡伟;;基于信息熵的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陈雄辉;;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4 张明媛;冯士森;袁永博;;基于时效性和职能性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优化[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德勇;刘颖辉;闵春红;;基于等级组织的信息传播机制仿真研究[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刘建国;赵德勇;范亚;;装备维修组织运行机制仿真研究[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7 肖先勇;杨洪耕;马超;;根据线路故障随机性评估母线年度电压凹陷次数[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鑫;刘洪;;组织变革的复杂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吕鸿江;;组织复杂性界定及测量的不同学派评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国红;邢蕊;唐丽艳;;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娟;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小峰;面向船舶制造协同物流网络的资源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翟丽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邱涛;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新;变速箱装配线人因质量事故控制及其复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俞明南;供应链管理决策中的信息价值与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匡纬;基于非线性思维观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书林;国防科技情报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丽丽;哈尔滨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秦璇;协同知识结构序化测度模型及演化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郝骞;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燕萍;基于熵理论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路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雷振红;高校信息安全服务外包风险的管理与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章琳云;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周娟娟;政府在高职办学中的职责界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栾会玲;基于DEA的中小企业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学森;;再谈基础性研究(节选)[J];北方园艺;1992年06期
2 沈小峰;曾国屏;;超循环理论的方法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3 徐英吉;徐向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合对企业持续成长的影响——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7年09期
4 祁军,何维达;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劣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5 王玉春;郭媛嫣;;上市公司R&D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6 刘宏岩;;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谷国锋,张秀英;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周雷;张建坤;;房地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王亮,陈大雄;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10 徐忆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同济大学 张玉臣;[N];科技日报;2011年
2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宁滨;[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乃平;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胡斌;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及运作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冯庆斌;基于群落生态学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志宇;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杨柳;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赵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分析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魏诗洋;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5 黄泽霞;重点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于明政;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霞;朱方伟;侯剑华;;国际组织理论研究的合作模式探究——基于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合作网络的分析[J];情报杂志;2013年01期
2 陈云卿;虚拟公司是业务合作网络的最高形式[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6期
3 肖渡,沈群红;合作网络形成的理论探讨及其意义[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4 吴富伟;魏军娜;;“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与当代中国社会资本转型[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5 希林;;合作网络中的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1期
6 丁晓;朱正萱;;基于关系资本理论构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网络[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何苏华;企业合作网络的成因及其运行机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杨迪;;如何通过冲突建立起合作的网络[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胡一z,
本文编号:551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5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