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科协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研究
本文关键词:宜兴市科协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研究
【摘要】: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得到了国家、家庭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科协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问题进行研究,以此来为科协进一步发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用提供相应的建议以及意见,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好基础。在对宜兴市部分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对较为常见、基础性知识体验、内化不够,对课外科学知识了解太少,独立思维判断能力欠佳,了解科学知识的渠道过窄,参加科普活动的现状堪忧等等。科协在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中,在体制与政策保障、人力资源、工作对象、范围和手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科协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方面,相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在灵活性及前瞻性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在信息时代,科协需要尝试依托先进教育理念进行反思,摒弃落后的表面宣传的方式,调整工作方式,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发挥学术团体的优势,从而强化科协在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关键词】:宜兴市 未成年人 科学素质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1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绪论10-16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选题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4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4-16
- (一)研究内容14-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概述16-24
- 一、科学素质的内涵界定16
- 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结构体系16-20
- (一) 科学素质的知识结构17-18
- (二) 科学素质的智力结构18-20
- (三) 科学素质的非智力因素结构20
- 三、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特征20-24
- (一) 科学素质的基础性21
- (二) 科学素质的时代性21-22
- (三)科学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性22-24
- 第二章 宜兴市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现状分析24-35
- 一、科协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工作的依据24-26
- (一) 理论依据24-25
- (二) 政策依据25-26
- 二、宜兴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现状抽样调查26-33
- (一) 调查问卷说明26-27
- (二)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基本情况27-32
- (三)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问题分析32-33
- 三、宜兴市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养培养基本情况33-35
- 第三章 宜兴市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35-41
- 一、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5-38
- (一) 体制与政策保障问题35-36
- (二) 人力资源问题36-37
- (三) 工作对象和范围过窄37-38
- (四) 工作手段单一38
- 二、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1
- (一) 工作理念不够先进38
- (二) 工作长效机制缺乏38-39
- (三) 工作缺乏激励机制39-41
- 第四章 宜兴市科协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41-51
- 一、转变工作理念41-42
- 二、发挥科协优势,,转变工作模式42-46
- (一) 发挥科协建言献策的作用42-43
- (二) 发挥科协智力密集优势43-44
- (三) 利用科协学术团体的优势44-46
- 三、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保障措施46-51
- (一) 切实加强领导46-47
- (二) 确保长效投入47-48
- (三)完善奖励机制48
- (四) 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48-49
- (五) 加强宣传49-51
- 总结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红;黄静华;王凌晖;梁芳;;对大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衔接教育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2 李学喜;刘从文;;基于科学素质培养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10期
3 卢珍仙;;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方法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3期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复函[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年18期
5 陈勇;胡斌毅;;新时期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探究(下)[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刘凤兰;龚晓泉;;师范生科学素质培养探究[J];职业时空;2008年10期
7 吕江虹;;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途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6期
8 林斯坦;加强国民科学素质培养探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6期
9 李吉花;孙国庆;;长春市农民科学素质培养问题的建议[J];农村科学实验;2014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颖仪;;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2 李娅君;;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小学一年级新生科技教育课探索[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3 王长银;;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思考和尝试[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4 陆赵华;;依托校园科技教育环境、整合学校科技资源与高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探究[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5 ;编者的话[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6 王玉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郝伟;;充分利用科普资源 搞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8 钱英;;科普资源利用与幼儿科学素质培养[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9 齐兰芬;齐征;鉴海云;;推进科技教育标准化 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俞立中;;序言[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徐奉臻邋 王跃新 吉林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王天兵;感兴趣,但整体科学素质有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绯;宜兴市科协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冠楠;科协组织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其勇;中学化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54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5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