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8:19
本文关键词: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城市职能经历了商品交易、军事职能、工业生产、制造加工职能,高级服务、经济管理职能向创新职能的转变,本文对城市创新职能的定义、特征、演变、原因、测度方法做了详细阐述。认为城市创新职能一般会经历了工业创新、科技信息服务创新、综合创新三个阶段。城市创新职能的产生基于城市可以提供大量的创新资源和大量创新联系。这些资源和联系通过政府、企业、环境、生产力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发挥作用。 北京城市职能发展经历了古代军事职能、政治经济职能、政治经济文化多重职能的三个发展阶段。在现代则经历了多重职能弱化文化职能突出、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发展、经济职能弱化服务管理职能强化三个发展阶段。到了当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北京已经进入了创新职能发展阶段,,工业创新职能、交通信息服务业创新职能、科教文卫业创新职能最为突出,金融房地产业创新、机关社团部门的创新职能具有良好的增长趋势。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的演变的表现有:工业创新基础稳固;科技服务产业创新地位突出;文化产业创新成长迅速。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的发展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社会创新文化环境的优良。 本文选取创新活跃的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四市与北京比较,综合分析北京创新职能。分别以论文发表量和专利授权量从城市创新职能规模、结构、强度和绩效测度北京城市创新职能。不管何种方式测度,北京的城市创新规模都是全国首位;北京交通信息业、科教文卫业的创新职能结构和强度都较高;北京商贸业、金融房地产业、科教文卫业的城市创新职能综合创新效率最高。 基于创新职能指标分析北京各区(县)之间的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发现:海淀区的城市创新能力最具优势,朝阳区次之;东城区、西城区、昌平区、丰台区、和大兴区五区的城市创新得分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城市创新能力较低;而通州区、石景山区、顺义区、房山区、怀柔区、密云县、平谷区、门头沟区和延庆县的城市创新能力最低。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城市创新能力也差距很大,城市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四个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很少。创新主体中,科研机构、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非工业企业城市创新能力均较高,事业单位的创新能力最低。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专利数量和企业投入方面的优势;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和政府投入方面的优势。 北京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在城市或省域层面的比较中都优势明显。分别以论文和专利来衡量北京各个行业的创新职能地位,可以得出以专利来衡量的创新职能的区位熵普遍高于前者。不管以哪种方式来衡量,北京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部门的城市创新职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绝对的优势。
【关键词】:北京 城市创新 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绪论15-23
- 1.1 背景15-16
- 1.1.1 建设创新城市15
- 1.1.2 打造世界城市15
- 1.1.3 实践北京精神15-16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16-17
- 1.2.1 研究意义16-17
- 1.2.2 研究目的17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1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7-18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8-20
- 1.3.3 述评20-21
- 1.4 主要研究内容21-22
- 1.5 技术路线22-23
- 第二章 城市职能与城市创新职能的理论分析23-33
- 2.1 城市职能的演变23-26
- 2.1.1 农业时期城市职能23
- 2.1.2 工业化时期城市职能23-24
- 2.1.3 后工业化时期城市职能24
- 2.1.4 知识经济推动城市职能向创新职能转变24-26
- 2.2 城市创新城市职能26-29
- 2.2.1 城市创新职能的定义26-27
- 2.2.2 城市的创新职能的特性27
- 2.2.3 城市创新职能的表现27-28
- 2.2.4 城市创新职能的形成原因28-29
- 2.3 城市创新职能的分析方法29-30
- 2.4 本章小结30-33
- 第三章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形成与发展33-43
- 3.1 北京城市职能的演变33-35
- 3.1.1 古代北京城市职能的演变33-34
- 3.1.2 当代北京城市职能的演变34-35
- 3.2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的演变35-39
- 3.2.1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测度的分析思路35-36
- 3.2.2 新世纪北京城市创新职能变化的数据分析36-38
- 3.2.3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演变的阶段总结38-39
- 3.3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的表现39-40
- 3.4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形成原因40
- 3.5 本章小结40-43
- 第四章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综合分析43-55
- 4.1 数据来源43
- 4.2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规模分析43-47
- 4.2.1 分析方法43-44
- 4.2.2 分析过程44-46
- 4.2.3 分析结论46-47
- 4.3 北京市城市创新职能结构分析47-49
- 4.3.1 方法选择47
- 4.3.2 分析过程47-48
- 4.3.3 分析结论48-49
- 4.4 北京市城市创新职能强度分析49-50
- 4.4.1 方法选择49
- 4.4.2 分析过程49-50
- 4.4.3 分析结论50
- 4.5 北京市城市创新职能绩效分析50-52
- 4.5.1 方法选择50-51
- 4.5.2 分析过程51-52
- 4.5.3 分析结论52
- 4.6 本章小结52-55
- 第五章 基于创新职能的北京城市创新能力评价55-67
-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55
- 5.2 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55-56
- 5.3 基于创新职能的北京创新能力评价56-65
- 5.3.1 北京各区(县)创新能力分析56-59
- 5.3.2 北京市各行业创新能力分析59-63
- 5.3.3 北京市不同部门类型城市创新活动分析63-65
- 5.4 本章小结65-67
- 第六章 北京城市创新的区域影响67-75
- 6.1 北京知识创新地区联系67-68
- 6.2 北京技术创新区域比较68-70
- 6.3 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的区域影响70-72
- 6.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70-71
- 6.3.2 基于知识产出的北京城市各行业创新职能区位熵分析71-72
- 6.3.3 基于技术产出的北京城市各行业创新职能区位熵分析72
- 6.4 本章小结72-75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5-79
- 7.1 结论75-77
- 7.2 创新与不足77
- 7.2.1 创新点77
- 7.2.2 不足之处77
- 7.3 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3-85
- 致谢85-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6期
2 夏铸九;面对全球化过程中台北市的都市现实[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1期
3 吕拉昌;梁政骥;;广州城市创新职能的若干建议[J];城市观察;2010年01期
4 阎小培,周素红;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兼论信息化下广州城市职能转变与城市发展政策应对[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5 孙樱;试论新时期城市职能研究的必要性[J];城市规划;1995年05期
6 戚本超;周达;;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J];城市问题;2006年07期
7 胡兆量;;北京城市功能综合化的深层原因[J];城市问题;2007年10期
8 薛东前,姚士谋,李波;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9 吕拉昌;李勇;;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10 徐晓霞;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的有序推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575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7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