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科普能力测度及其与科技竞争力匹配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科普能力测度及其与科技竞争力匹配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普能力 评价指标 结构方程模型 匹配度 政策建议
【摘要】:依据科普能力的内涵和文献研究高频指标,构建了我国区域科普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区域科普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比较了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对科普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科普能力的提升不能仅靠科普设施,更需要科普人员和经费的投入;科普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区域科普能力较低,从东至西大致按强弱顺序排开;区域科普能力与科技竞争力匹配度不够高,二者在较高发展水平上匹配度好。建议:制定科普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促进区域间科普发展的平衡;加强科技资源向科普的转化,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科普;科普能力强的区域,注重科普资源的开发开放、传播、扩散和辐射,科普能力弱的地区,加强科普宣传,注重吸收和利用发达地区科普资源和成果。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科普能力 评价指标 结构方程模型 匹配度 政策建议
【分类号】:G315
【正文快照】: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显得日益重要。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要把抓科普放在与抓创新同等重要位置。”我国在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率先制定了《科普法》,尤其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君;郑念;;区域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4年02期
2 徐顽强;张红方;;科学普及“嵌入”社会热点事件的模式研究[J];科普研究;2012年02期
3 张艳;石顺科;;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综合实力评价研究[J];科普研究;2012年03期
4 胡翠萍;;基于AHP-变异系数法的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0期
5 任嵘嵘;郑念;赵萌;;我国地区科普能力评价——基于熵权法-GEM[J];技术经济;2013年02期
6 董晔璐;;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7 刘彦君;赵芳;董晓晴;赵俊超;;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机制研究[J];科普研究;2014年02期
8 莫扬;张力巍;温超;;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研究[J];科普研究;2014年05期
9 张立军;张潇;陈菲菲;;基于分形模型的区域科普能力评价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2期
10 陈套;;我国科普体系建设的政府规制与社会协同[J];科普研究;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琳琳;李晓奇;;新形势下科普惠农兴村新视野[J];才智;2013年01期
2 陈胜文;田耀加;张晶;胡红;张华;;都市农业科普服务理念及内容创新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3 柳艳丽;;从战略性角度规划科普工作的发展[J];才智;2015年09期
4 刘富刚;;基于AHP和变异系数法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以德州市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李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导游工作胜任能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以秦皇岛市旅游专业毕业生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17期
6 吴琼;李楠欣;张鲁冀;吴晨生;;北京地区科普网站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J];今日科苑;2011年16期
7 陈秀珍;;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以深圳为例[J];开放导报;2011年02期
8 楼文高;杨雪梅;张卫;;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9 胡翠萍;;基于AHP-变异系数法的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0期
10 胡钦太;张学波;高坤;;科技宣传评估十年发展研究综述——以2003年至2012年为例[J];科技传播;2012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业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华侨大学;2014年
2 章穗;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日鹏;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北大学;2011年
2 董燕;基于学习视角的秦皇岛市科技竞争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3 石少雄;福建省县域科技竞争力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之华;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敖Pr;行为—结果导向下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李默然;民族地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关建清;神经网络模型在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文捷;兵团区域科技综合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9 王绍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10 王黎明;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杰全;;国家科技传播能力: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尤天慧,樊治平,俞竹超;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属性熵权的一种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胡杨成;蔡宁;;中国情景下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结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4 董晓松;;公共部门创造市场化公共价值的实证研究——基于公民为先的善治理念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5 刘波;王少军;王华光;;地方政府网络治理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6 白列湖;;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刘晓峰;刘祖云;;我国行政学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的评价与反思——基于2006-2008年部分期刊文章的样本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范柏乃;楼晓靖;;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2期
9 侯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4年01期
10 朱俊成,郑林;中部五省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轩琳娜;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芳,秦珊;美国科技竞争力发展探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许素琨;国家科技竞争力连年下降的背后[J];统计与预测;2001年02期
3 ;我国“科技竞争力”位次下降的原因分析[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年07期
4 姚建文;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5 汪洋;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6 明涛;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稳定在第25至28位[J];机械工程师;2003年02期
7 ;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稳定在第25至28位[J];科技与经济;2003年01期
8 ;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第25至28位[J];科技与管理;2003年02期
9 胡侠;杭州在18个城市中的科技竞争力评价[J];杭州科技;2004年02期
10 李玉楠;董广萍;;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分析[J];创新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振德;刘子良;;21世纪的科学技术与学会工作[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胡冬云;李林;谢青;;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关键指标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以科技竞争力和贡献力为核心全面推动行业科技发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4 李海舰;李星洲;邵波;苏卫东;丁其涛;田菁;;山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及提高竞争力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林仲廉;;建构大中华知识经济——从台湾科技竞争力谈起[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国世平;王婷;毛建涛;;香港和深圳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韩启德;;序[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韩启德;;序[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C];2007年
9 李志范;葛新;;黑龙江省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A];黑龙江省第十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美玲;;不断提高科技馆的发展水平[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小华 柳卸林;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剖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专栏记者:齐芳 本期策划:薛冬 陆彩荣;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科技竞争力[N];光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彦;提升科技竞争力 打开四条路径[N];黑龙江日报;2005年
4 记者 耿倩;太原科技竞争力前移两位[N];科学导报;2007年
5 马希平邋宁继东 张晓军;太原城市科技竞争力有所提升[N];太原日报;2007年
6 记者 刘辉;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成立[N];福建日报;2009年
7 记者 操秀英;论文和专利数量不等于科技竞争力[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道宏;湖北如何增强科技竞争力?[N];湖北日报;2001年
9 记者 姜雪松;厅市合作提升冰城核心科技竞争力[N];哈尔滨日报;2012年
10 黄健;知名品牌与科技竞争力[N];中国工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仁;区域科技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大学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尹凡;我国各省科技竞争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石少雄;福建省县域科技竞争力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董燕;基于学习视角的秦皇岛市科技竞争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5 轩琳娜;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D];郑州大学;2006年
6 钟淑萍;灰色预测在广东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运用[D];暨南大学;2006年
7 张志生;福建省科技竞争力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8 臧春荣;福建省农业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单丽;江苏区域发展中的科技竞争力问题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7年
10 贾相如;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7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8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