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滇黔地区研发与单位GDP能耗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30 11:27
本文关键词:桂滇黔地区研发与单位GDP能耗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桂滇黔地区 研发创新 单位GDP能耗 空间统计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较快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而伴之而来则是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已经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放在了能源战略的核心地位,切实降低单位GDP能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对于具有喀斯特地貌的桂滇黔地区,其发展水平较落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重要战略期,短期内的依靠结构性节能的空间不是很大。已有资料显示研发创新对节能减排、降低单位GDP能耗带来好的效果。桂滇黔地区由于各自地理条件、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发创新因素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发挥的作用也体现出不同的效益。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及节能减排的宏观大背景下,研究桂滇黔地区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关系的空间分布结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关系,进一步从空间角度看,地区之间的技术水平与能耗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空间相关、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提高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是否会影响到与它有空间相邻关系的地区的能耗和技术水平呢?科研机构的RD对单位GDP能耗降低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程度有多大?而考虑空间异质性之后,地级之间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因素是否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单位GDP能耗,解决桂滇黔地区“能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桂滇黔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基础上,本论文试图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桂滇黔地区地级市的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关系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计量实证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采用ESDA分析方法对桂滇黔地区26个地市研发、单位GDP能耗的空间集聚及溢出效应进行验证分析,并探析其空间集聚程度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及在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作用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具体来说,使用LISA方法对2005-2010年桂滇黔地区26个地市研发、单位GDP能耗发展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其次,运用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桂滇黔地区26个地市研发对单位GDP能耗的空间效应影响。具体来说,是把空间变量及专利授权量、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投入、产业结构等其它控制变量引入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中,分析桂滇黔地区26个地市研发空间集聚产生的溢出效应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作用及空间非稳定性。 通过对桂滇黔地区26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2005-2010年桂滇黔地区地级市专利授权量数据和单位GDP能耗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知:桂滇黔地区各地级市专利授权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各地级市专利授权量都处于上升的趋势,平均每个地级市年均增长率达到35.6%。其次,桂滇黔地区各地级市单位GDP能耗大部分都处于下降的趋势,总体水平上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平均每个地级市年均下降2.67%。 (2)利用ESDA可以得知,桂滇黔地区26个地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双变量在空间上并非是随机分布的,其具有空间集聚现象。研发创新活动比较频繁的城市多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各省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其邻近城市创新强度也较高,向外形成研发创新集群圈,这样的发展演变格局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空间模式,表明可能存在相当规模的围绕省会城市的空间集群效应。单位GDP能耗较高的地级市基本上是位于各省区的外围,且各省区连接处的地级市也呈现出相同的单位GDP能耗程度,省区地级市单位GDP能耗高,与其相连接的另一省区地级市单位GDP能耗也高,表现出集聚效应。且这种分布表现出空间负相关性:研发创新程度较高的地市,往往其周边地市单位GDP能耗较低,反之亦然。 (3)通过对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和最小二乘回归估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要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估计模型,进一步检验对比,得知空间误差模型是最适合进行桂滇黔地区地级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关系估计分析的。从空间误差模型的意义和各变量的弹性系数来看,2005-2010年,桂滇黔地区地级市单位GDP能耗的下降主要还是依靠研发创新的专利授权量、RD经费内部支出以及产业结构的促进。其中,在研发创新影响因素中,专利授权量的弹性系数为-0.0114,专利授权量对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贡献值最高,其次是RD经费内部支出因素,其弹性系数为-0.0062,可见研发创新因素对降低桂滇黔地区地级市单位GDP能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也较为明显。对于产业结构影响因素而言,其与单位GDP能耗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其弹性系数为-0.3495,表明第三产业占得比重越高,其单位GDP能耗也相对较低。同时,空间误差模型中的λ值为正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桂滇黔地区地级市的单位GDP能耗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以及存在一定的集聚效应。 (4)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影响桂滇黔地区地市单位GDP能耗的因素在空间上存在着异质性。专利授权量的产出弹性系数有明显的空间变异,大体呈现出从北到南的递减态势。在各个地级市RD经费内部支出的弹性系数中,广西北海市、来宾市、柳州市、玉林市、贺州市、钦州市均没有通过10%显著性水平,剩余的地级市均通过了5%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可能是由于RD经费投入产生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产业结构估计值的空间变异没有那么强。从各省区的地级市差异来看,处于省会的城市的弹性系数要稍好于其他地级市。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把研发创新作为桂滇黔地市降低单位GDP能耗“引擎”战略思想; (2)加强桂滇黔地区RD投入,提高RD人员综合素质,形成本地区核心竞争力,降低单位GDP能耗; (3)加强桂滇黔地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将科技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降低能源消耗; (4)优化桂滇黔地区产业结构,加大力度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强度; (5)加强省区、地级市间的合作,实现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与单位GDP能耗降低的共赢。
【关键词】:桂滇黔地区 研发创新 单位GDP能耗 空间统计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3;G322.2;F205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一、导论12-21
- (一) 研究背景12-13
- (二) 研究目标13-14
- (三) 研究意义14
- (四) 文献综述14-18
- 1. 单位GDP能耗研究现状综述15-16
- 2. 研发R&D溢出研究现状综述16-18
- (五) 研究内容18-19
- (六) 研究创新之处19-20
- (七) 研究思路与框架20-21
- 二、理论借鉴与研究方法21-28
- (一) 理论借鉴21-22
- 1. 能源经济学理论21
- 2. R&D知识溢出理论21-22
- 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2
- (二) 研究方法22-26
- 1.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22-23
- 2. 方法及主要模型23-26
- (三)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26-28
- 三、桂滇黔地区研发与单位GDP能耗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28-38
- (一) 桂滇黔地区地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8-31
- 1. 地级市研发创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8-29
- 2. 地级市单位GDP能耗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9-31
- (二) 桂滇黔地区地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31-33
- (三) 桂滇黔地区地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之间关系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依赖性检验33-38
- 1. 桂滇黔地区地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关系的全局自相关分析33-34
- 2. 桂滇黔地区地市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关系的局部自相关分析34-38
- 四、桂滇黔地区研发创新与单位GDP能耗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38-46
- (一) 空间常系数模型38-42
- (二)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42-46
- 五、结论与建议46-50
- (一) 研究结论46-47
- (二) 政策建议47-49
- (三) 研究展望49-50
- 注释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磊;季民河;;我国能源强度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2 许箫迪;王子龙;李晓雯;;区域知识溢出的集群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2期
3 阚大学;罗良文;;我国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4 王班班;;东部沿海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白万平;;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贵州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史丹,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8期
7 嘉蓉梅;张华;;能源强度变动与技术效率的结构演变——基于四川的统计数据[J];经济学家;2011年09期
8 张艳;苏秦;陈婷;;基于面板数据的制造业国际R&D溢出及生产率增长途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3期
9 王铮,龚轶,刘丽;中美间R&D溢出估计[J];科学学研究;2003年04期
10 黄苹;;中国省域R&D溢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594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59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