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18:24

  本文关键词: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Web2.0 虚拟学术社区 知识共享 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


【摘要】:将科研活动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虚拟学术社区,是对传统科研交流模式的一种有力补充,极大的满足了科研人员在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交流及知识共享的需求,因此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学术界人士的青睐,并逐渐发展成为学术科研交流的新趋势。然而,现行的虚拟学术社区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支持成员互动交流的技术工具较为单一、科研人员之间知识共享不足、科研协作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交流活动的高效进行。Web2.0作为互联网的一次全面改革,开创了“用户参与”的新时代。Web2.0“以个人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强调用户参与和成员互动”的特点以及其支持的社会性软件和技术可以为科研人员社区更好的实现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论文针对科研交互的障碍,将Web2.0理念与技术充分融入科研社区的建设,构建了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框架模型。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论文对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进行阐述,指出论文研究的意义;在对国内外基于Web2.0的科研信息服务、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虚拟学术社区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基于互联网的科研平台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寻求Web2.0与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结合点,提出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建设构想;依托群体动力、社会建构主义和知识管理等理论的核心思想,为社区平台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论文通过对社区平台成员主体构成的分析,界定社区平台知识共享主体角色及关系,识别科研人员知识共享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对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行为的研究,提出社区平台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的实现机制。 再次,论文在明确社区平台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Web2.0的理念及技术,提出了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框架模型,将社区平台划分为个人空间模块、协作交流空间模块、管理模块这三个主要模块,并详细研究了个人空间模块和协作交流模块的各项功能。 最后,论文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对其优劣点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了构建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Web2.0 虚拟学术社区 知识共享 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93.09;G3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2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2-16
  • 1.4.1 研究方法12-13
  • 1.4.2 研究内容13-16
  • 第2章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理论基础16-31
  • 2.1 Web2.0 与虚拟社区的相关阐述16-25
  • 2.1.1 Web2.016-22
  • 2.1.2 虚拟社区22-23
  • 2.1.3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23-25
  • 2.2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的指导理论25-31
  • 2.2.1 群体动力理论25-27
  • 2.2.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27-28
  • 2.2.3 知识管理理论28-31
  • 第3章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系统分析31-41
  • 3.1 社区平台知识共享主体分析31-33
  • 3.1.1 社区平台成员主体构成31-32
  • 3.1.2 社区平台知识共享主体角色及关系32-33
  • 3.2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知识共享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33-36
  • 3.2.1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知识共享需求33-34
  • 3.2.2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知识共享影响因素34-36
  • 3.3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行为研究36-41
  • 3.3.1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行为分析36-38
  • 3.3.2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行为实现38-41
  • 第4章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系统设计41-51
  • 4.1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建设目标41-42
  • 4.1.1 社区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41
  • 4.1.2 社区平台的设计思想41-42
  • 4.2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开发的体系结构42-43
  • 4.3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整体功能设计43-46
  • 4.3.1 社区平台的整体功能特征43-44
  • 4.3.2 社区平台的整体功能结构设计44-46
  • 4.4 基于 Web2.0 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模块设计46-51
  • 4.4.1 个人空间模块46-47
  • 4.4.2 协作交流空间模块47-49
  • 4.4.3 管理模块49-51
  • 第5章 网络科研平台实例分析——以“小木虫”论坛为例51-56
  • 5.1 平台简介51
  • 5.2 平台成员主体分析51-52
  • 5.3 平台功能分析52-54
  • 5.4 评价及启示54-5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6-58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56-57
  • 6.2 本文的创新点57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华;汤庸;彭泽武;李建国;;基于学术社区的学术搜索引擎设计[J];计算机科学;2011年08期

2 屈宝强;;网络学术论坛中的科研合作行为及其反思——以“小木虫”学术论坛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0期

3 董莉;;基于Web2.0的科研信息服务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3期

4 徐扬;;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5 成全;;基于协同标注的科研社区知识融合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6 向海华;电子商务环境中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活动[J];情报杂志;2004年07期

7 孙康;杜荣;;实名制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4期

8 毛波;尤雯雯;;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9 邱均平;熊尊妍;;基于学术BBS的信息交流研究——以北大中文论坛的汉语言文学版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年08期

10 夏立新;张玉涛;;基于主题图构建知识专家学术社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5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15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