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干预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干预
【摘要】:近年来,科技领域内的各种造假、剽窃、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学术失范和科学越轨现象不断增多,不仅引起了科学领域广泛关注,更在世界范围内对科学不端行为展开了深入探讨。毫无疑问,科学不端行为严重地败坏了科学界的风气,阻碍正常科学活动的开展,如若再不加以治理,后果不堪设想。现今,科学领域的不端事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震动。但是,科学不端行为不仅仅没有因为受到的关注日渐增多而减少,反而在科技发展受到各国更加重视的新世纪愈演愈烈。不仅仅是国外科学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在国内科学界不端行为也不鲜见。虽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笔者注意到现有对科学不端行为的分析大部分都把焦点放在了科学道德的建设和科学规范的制定上。现如今,人们仍然普遍的认为对科学不端行为的治理是道德范畴内的事,无关于法律,而针对科学不端行为现有的措施也更多的从道德层面通过科学界内部的自我调整进行处理,缺乏对其法律干预方面的措施,即使存在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这样的科学法,也是一种对科学活动的规范性法律,针对科学不端行为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法律措施。笔者结合科学技术哲学理论知识,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表述国内外对科学不端行为概念的界定与解释,分析科学不端行为在行为对象、行为主体、行为结果等几个方面的不同特征,通过分析法律监管、功利主义思想、社会道德变迁、科研资源的分配与科研竞争、科研制度的缺陷等方面阐明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法律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对科学不端行为进行法律干预所能起的作用,总结法律对科学不端行为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阐述当前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法律宣传,强化科学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观念;加速法治社会构建,提供法律文化基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监督作用,健全科技立法监督机制;整合现有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干预资源,构建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加快科技司法执法机制体制改革,协调行政机构与司法、检察部门的联合。
【关键词】:科学不端行为 法律干预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的背景9-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概述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2.2 关于科学不端行为的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11-12
- 1.2.3 关于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的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主要创新点13-15
- 第2章 科学不端行为的概念、表现、特征及其产生原因15-22
- 2.1 科学不端行为的概念界定15-17
- 2.1.1 国外对科学不端行为概念的界定15-16
- 2.1.2 我国对科学不端行为概念的解释16-17
- 2.2 科学不端行为的主要特征17-18
- 2.2.1 行为主体及对象的特殊性17-18
- 2.2.2 行为结果具有法律危害性18
- 2.3 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原因18-22
- 2.3.1 功利主义思想的蔓延18-19
- 2.3.2 社会道德观的变化19-20
- 2.3.3 科研资源分配与科研竞争20
- 2.3.4 科研评价、奖励、监督制度的缺陷20-22
- 第3章 法律对科学不端行为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2-30
- 3.1 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22-24
- 3.1.1 科学技术影响着法律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22
- 3.1.2 科学技术影响着法律的调整范围22-23
- 3.1.3 科学技术影响法律内容、法律程序、法律方法及立法体系23-24
- 3.2 法律对科学技术的影响24-25
- 3.2.1 法律对科学发展环境产生影响24
- 3.2.2 法律调节科学发展中的利益关系24-25
- 3.3 法律干预的必要性25-26
- 3.3.1 科学不端行为的社会危害25-26
- 3.3.2 道德调整的局限性26
- 3.4 法律干预的可能性26-27
- 3.4.1 科学行为的社会属性与法律调整对象的契合性26-27
- 3.4.2 传统道德调整与法律调整的相互作用27
- 3.5 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的作用27-30
- 3.5.1 法律协调科研资源分配,疏导科研竞争27-28
- 3.5.2 法律确认和保护科学技术成果28
- 3.5.3 法律保障进行科学技术活动的规则与组织28-30
- 第4章 当前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30-32
- 4.1 当前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30
- 4.2 当前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30-32
- 4.2.1 法律与科学的隔阂作用30-31
- 4.2.2 传统德治的社会理念31-32
- 第5章 科学不端行为法律干预的对策建议32-37
- 5.1 加强法律宣传,强化科学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观念32-33
- 5.2 加速法治社会构建,提供法律文化基础33
- 5.3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监督作用,,健全科技立法监督机制33-34
- 5.4 整合现有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干预资源,构建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34-35
- 5.4.1 提高行政法律处理方面的信息公开度34
- 5.4.2 强化科学不端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力度34-35
- 5.4.3 应对科学不端行为犯罪化,构建刑事法律规制制度35
- 5.5 改革科技司法执法体制,协调各部门的行动35-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霓;;全球关注研究中的不端行为[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2 ;中国对科学不端行为再次发动攻势[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3期
3 李文娟;张楠;;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美国关于科学不端行为的定义的争论[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3年03期
5 王少青,张真柱;科学不端行为现象分析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1期
6 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年05期
7 罗晖;;维护科学诚信 重在监督和教育——对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2004年年度报告》及《1994-2003年研究诚信办公室结案的对公共卫生署资助的研究不端行为指控的调查》的述评[J];中国软科学;2006年07期
8 ;六条标准整肃科学不端行为[J];西域图书馆论坛;2007年01期
9 李巨光;;浅议科研工作者不端行为的防治[J];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10 佟屏亚;;遏制农业科研领域科学不端行为[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笃武;;国外科学中的不端行为的案例[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智;孙治安;赵建逸;;学术论文中的不端行为剖析[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丹红;;《科学》杂志介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裁不端科学行为[A];中国生理学会论文汇编2005年第五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醒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如何看待科学中的欺诈与不端行为[N];上海科技报;2013年
2 孙德宏;学界的不端行为何以至七种之多?[N];工人日报;2004年
3 李将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去年处理50起科学不端行为[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顾瑞珍 崔静;认定科学不端行为:中科院出台六条标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记者 胡建辉;导师须对撰写论文不端行为担责[N];法制日报;2014年
6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我们遭遇科学家不端行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宣示科学理念向科学不端行为宣战[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根子在哪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9 徐玢;不合理考评与不端行为“合法化”[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刘兵;对学术规范的重要规范[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祥文;论科学不端行为的法律干预[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段立斌;科学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石玮;试析我国的科学不端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明;科学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俞涛;论科学不端行为的犯罪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1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5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