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0:06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西省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不仅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一个省市,一个国家,甚至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都不得不重新规划和部署新的科技发展战略,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当前的国际格局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经济的兴衰。在挑战下,重视科技创新,敢于部署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同样地,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可以体现该省的综合竞争力,只有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在竞争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如何让科技创新充分推动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对山西省经济的竞争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成果的研究和借鉴下,采取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深度剖析。首先从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了科技创新的意义及内涵,同时,选取了最典型的可以直接体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如GDP,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等,通过对其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对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本文建立了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两组指标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接着将中部六省省会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了横向对比,清楚地展现了山西省企业与中部其他各省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差距。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山西科技创新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山西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从而找出影响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因素。同时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选择。
【关键词】:山西省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G322.7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11-14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科技创新的理论依据11-13
  • 1.1.3 科技创新的现实依据13-14
  •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4-17
  • 1.2.1 主要内容14-16
  • 1.2.2 研究方法16-1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1
  • 1.3.1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17-18
  • 1.3.2 国内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18-21
  • 第2章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21-25
  • 2.1 科学技术的含义21-22
  • 2.2 创新的含义22-25
  • 第3章 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25-31
  • 3.1 山西省自然地理环境25
  • 3.2 矿产资源25-26
  • 3.3 经济发展情况26-27
  • 3.4 科技投入情况27-31
  • 第4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31-41
  • 4.1 山西省科技创新与其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31-33
  • 4.2 典型相关分析33-41
  • 4.2.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33-34
  • 4.2.2 方法介绍及数据收集34-35
  • 4.2.3 考察科技投入与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相关关系35-41
  • 第5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41-53
  • 5.1 因子分析法原理介绍41-42
  • 5.2 指标的选取42-43
  • 5.3 样本处理及数据来源43-44
  • 5.4 因子分析过程44-53
  • 5.4.1 描述性统计量44-45
  • 5.4.2 因子分析的共同度45
  • 5.4.3 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45-46
  • 5.4.4 因子分析的碎石图46-47
  • 5.4.5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47-48
  • 5.4.6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48-50
  • 5.4.7 计算因子得分50-53
  • 第6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3-59
  • 6.1 山西省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53-54
  • 6.2 加强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54-59
  • 第7章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元景;;循环经济视角的和谐社会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磊;吴红梅;;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1期

3 刁英;王亚慧;;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各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9期

4 杨冠英;对新世纪我国科技创新面临问题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柳欣;曹静;;从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看我国的宏观经济[J];开放导报;2006年04期

6 路小昆;;科技创新资源的资本化与区域创新能力[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5期

7 王思思;;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必备素质和环境条件[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1期

8 何巧云;齐荣坤;严中华;;珠海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9 于璐;詹蕾;于骥;;企业经营者技术创新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10 耿庆申;;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N];山西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洋;区域科技创新对西安经济发展的作用及相关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志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6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66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