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历史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5:17
本文关键词: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历史建模研究
【摘要】:选择生活质量、资源、资本、劳动和社会力五个参数,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模型。模型中不同符号的配比,对应着经济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揭示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全资源发展模型为基础,围绕经济活动的开展,演绎研究了资源与社会形态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时序的规律及其本质原因。 通过经济社会形态的时间分段实证研究,揭示:在农业经济社会中,与再生资源相关的天文学和地学得到优先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与非再生资源相关的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得以勃兴;进入工业经济社会后,物理学和化学明显地成为自然科学的研究主力。对模型进行演绎的结果表明:实证研究揭示的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受控于人类对改善生活质量的若干种方式的选择。 自然科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不是从20世纪开始的。通过对模型的演绎和对数千年自然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史的考察和推导发现: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自然科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始终是先导性的。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社会进步的不同时期,却表现为迅速进展和相对衰退的交替,这也是事实。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考察和演绎,不但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也揭示出科学能否推动经济活动新方式的出现,直接地影响到科学知识的进展或衰退。 模型还揭示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诞生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制度较早的完善有关。中国农业社会过早地建立了较高的社会力,致使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活动的新方式的出现,必须下调社会力数值,然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社会力数值必须提高,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国长期徘徊在农业社会,因而没有产生发展近代科学的经济需求,近代科学的诞生更是不可能。
【关键词】:科学技术 经济社会 数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N02;G30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2-15
- 1.215-17
- 1.2.2 知识社会15-17
- 1.2.3 社会形态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17-20
- 1.3.1 研究主要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8-20
- 第2章 数学模型的构建20-36
-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20-29
- 2.1.1 模型主要参数20-25
- 2.1.2 建模的基础:供需平衡25-26
- 2.1.3 建模的切入:经济活动26-27
- 2.1.4 两种经济活动27-28
- 2.1.5 模型的支撑:资源28
- 2.1.6 模型中的量化与非量化参数28-29
- 2.2 模型中数学符号与相关经济社会现象的对应29-31
- 2.2.1 发展模型中数学符号与经济社会现象的对应29-31
- 2.2.2 全资源发展模型中数学符号与社会发展现象的对应31
- 2.3 模型演绎可解决的问题31-34
- 2.3.1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关系31-32
- 2.3.2 经济活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32-34
- 2.4 本章小结34-36
- 第3章 模型下的经济社会形态36-50
- 3.1 现象表征37-39
- 3.2 全资源发展模型下的经济活动39-41
- 3.3 两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与劳动41-44
- 3.3.1 偏微分经济活动中两类资源改善生活质量的数值比较42-43
- 3.3.2 经济活动中认知与劳动的时间特质43
- 3.3.3 经济活动中全微分劳动和偏微分劳动的规模效应43-44
- 3.4 资源改善生活质量的模型演绎44-46
- 3.4.1 经济活动的发轫与社会力的发迹44-45
- 3.4.2 不同资源改善生活质量的实际演绎45-46
- 3.4.3 数值排序下模型揭示的经济活动效果46
- 3.5 经济社会形态:数学上的定义、揭示和阐释46-49
- 3.6 本章小结49-50
- 第4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联50-64
- 4.1 现象表征51-53
- 4.2 模型阐释53-55
- 4.2.1 资源是联结纽带53-54
- 4.2.2 从资源看规律54-55
- 4.3 实证的支持55-62
- 4.3.1 重要时间点的划分56
- 4.3.2 历史材料的支撑56-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第5章 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先导作用64-74
- 5.1 现象的表征64-65
- 5.2 史料的阐释65-68
- 5.2.1 时间点切分65-66
- 5.2.2 “先导”命题的阐释66-68
- 5.3 新的困惑与解释68-71
- 5.3.1 新困惑69
- 5.3.2 模型的解释69-71
- 5.4 模型的矛盾与揭示71-73
- 5.5 本章小结73-74
- 第6章 经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74-86
- 6.1 现象的表征74-75
- 6.2 模型的阐释75-84
- 6.2.1 模型符号及其数值与经济社会的对应关系75-77
- 6.2.2 科学进展与当时经济活动发展的关系77-79
- 6.2.3 模型的揭示79-84
- 6.3 本章小结84-86
- 第7章 模型对李约瑟之谜的探讨86-104
- 7.1 李约瑟之谜87-89
- 7.2 模型准备89-93
- 7.2.1 关于资源发展模型89-91
- 7.2.2 转型的约束条件、必要条件和终止条件91
- 7.2.3 转型的研究方法91-92
- 7.2.4 资源类型与经济社会转型92-93
- 7.3 社会转型的模型分析93-100
- 7.3.1 模型93-97
- 7.3.2 运作97-100
- 7.4 社会转型与李约瑟之谜100-103
- 7.4.1 “马尔萨斯陷阱”和“李约瑟瓶颈”100-101
- 7.4.2 转型期东西方社会状况的模型分析与结论101-103
- 7.5 本章小结103-104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104-108
- 8.1 总结104-105
- 8.2 展望105-108
- 参考文献108-112
- 致谢112-11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114-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晓舫;袁新荣;刘景平;;用数学模型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程晓舫;刘景平;张栋;;李约瑟之谜与经济转型的模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醒民;;知识、常识和科学知识[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4 汪丁丁;;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0期
5 陈义平;两种生活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6 刘玉峰;;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评议[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7 任洲鸿;;试论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经济学家;2011年03期
8 文贯中;;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9 金吾伦;;知识社会的兴起[J];金秋科苑;1997年04期
10 宝胜;;试论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历史演变[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景平;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和社会形态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3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7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