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的科学精神
本文关键词:论民国时期的科学精神
【摘要】:鉴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科学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日益紧密,甚至成为综合国力的展现,因而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因素共同协作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促使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科学精神,以至于众多学者将科学精神视为促进科学研究的核心动力和指导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则。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始自民国成立之后。为了更好地厘清近代科学精神产生的渊源及分析近代科学精神特征,笔者选取民国时期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深入分析当时的科学精神。本文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将科学精神划分为科学研究、科学生活的两方面来阐述科学精神。有学者认为1898-1927年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文化启蒙期①。笔者支持该学者的观点,但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民国时期的科学历程进行详细考察,总结出三种科学观:启蒙科学观的形成期,这一阶段主要是科学知识引进和达尔文社会进化论宣传,集中体现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化科学观形成期,该时期不仅是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初创期,同时也是中国纯科学研究和从传统文化向现代科学文化的转型期;实践科学观的形成期,该时期在提高国内民众科学知识的同时,密切了科学与工农商间的关系,而且有效的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笔者详细考察了民国时期的科学事件和学者的科学活动,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总结并阐述民国学者眼中及科学活动中的科学精神。 本文以历史时段为线索,分别从科学研究和科学生活两个方面来阐述民国时期的科学精神。基于此笔者对科学精神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并从科学研究精神的哲思、科学生活精神反思,乃至科学文化的反思几个方面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做出新的解读。
【关键词】:民国 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 科学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22.9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4
- 第一章 启蒙科学观之科学精神14-23
- 1.1 关注科学精神14-17
- 1.2 从“科学”透视科学精神17-20
- 1.3 “科学立人”之批判精神20-23
- 第二章 文化科学观之科学精神23-32
- 2.1 文化建设之科学精神23-29
- 2.2 普遍认同之科学精神29-32
- 第三章 实践科学观之科学精神32-44
- 3.1 科学精神之展现32-37
- 3.2 实事求是之精神37-44
- 第四章 科学精神之启示44-52
- 4.1 科学精神之演变44-50
- 4.2 构建利学生活之精神50-52
- 结束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7-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贞;;任鸿隽科学精神论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蒋劲松;;“科学精神”须辨伪[J];民主与科学;2007年06期
3 ;对“科学精神、人文科学与科技创新”的讨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刘芳;;学报系统与科学精神[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范英;论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韩雪珍;大力弘扬科学精神[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毕东海;人类需要科学精神[J];世界科学;2003年07期
8 夏从亚,刘冰;科学、科学精神及其价值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刘天杰;论科学精神与创新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福平,邹琳,郑积梅;论科学在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忱;王选的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科学精神引领灾后重建[N];中国电力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孙德宏;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N];工人日报;2002年
4 南冰(作者单位:湖北总队二支队);铸牢科学精神支柱[N];人民武警;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凌云;让科学精神滋润孩子的心田[N];市场报;2002年
6 汤寿根;科学精神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孙倩;积极探索在青少年中宣传科学精神的途径(七)[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阳志远;内在的科学精神与外在的科研评价[N];光明日报;2008年
9 王晓聪;从“周老虎”事件谈科学精神[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徐飞鹏;以科学精神规划发展建设运行服务管理好城市[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科学共同体的发展与民国时期科学教育(1912年-1937年)[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汉辉;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冯光辉;让实验导引理论[D];山西大学;2004年
4 陈捷;科学精神与五四文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5 邰哈斯其木格;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刘艳;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大学;2005年
7 彭清波;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8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78132.html